只是窗外有人希希索索,小小声的交谈,就好像雨落在了芭蕉叶上,刚刚醒,就没法忽视了。
外边有人推搡,“你去。”
“你怎么不去?这种时候,你想死,我可不想。”
外边的人是一直追随姬寒星的近卫,他们从小伺候姬寒星,可是自从主子认识了摄政王妃,就2人行了,他们最多跑跑腿,最多的是被扔在府里驻守。
更甚的是,自从主子结婚以后,他们就失业了,这一次,跟随军队前行,除了主子召唤,就没有用武之地。
这三天,终于可以贴身伺候了,在门外随传随到,他们本是欣喜万分,激动不已。
可是除了在外边递个东西,连跟主子说个话都没有机会,更没有机会好好看看主子,瘦了,还是胖了?
这两个近卫一个叫青晨,一个叫青灵,你推举我,我礼让你,不知道的还以为多么乖巧懂规矩呢?
其实,内心火热,都想好好看看主子,说上两句话,可是有主母在,主子们就寝,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胆,要不然谁敢打搅他们休息?
还是非礼勿视、非事勿扰的时刻。
外边的人犹犹豫豫、胆胆怯怯。
想出声说话,但又不敢,你推我,我让你。
南竹笑而不语,快速下床穿衣服,姬寒星也无奈穿衣服,虽然很想从此不早朝,但还是扭头向外边喊道。
“有话就说。”
青晨马上传报。
“禀告主子,十三王爷来了,说盛国边境有异动。”
“让他在书房候着,我和军师马上来。”
“是。”
两人起床,快速洗漱一番,作为军师当然也是要参与军政要务的。
他们两个往书房而去,走进门,就看到了十三王爷姬恒玉正坐在桌案旁,认真看一本兵书。
姬恒玉英挺帅气,只是在这诸多身材魁梧的军官中,身姿挺拔却略显单薄。
看到姬寒星和南竹走进来,忙起身迎了出来,又落后一步进来。
所有人落座。
研究接下来的军队部署。
姬恒玉说道:“摄政王,我军斥候已经探明,盛国边境蠢蠢欲动,正在集结军队。”
“无论他们什么心思,传令边境,坚守城池,派人回朝搬援兵。”
“这一次勘察好了,是否有我荣国军队与盛国军队勾结?”
“如果是内忧外患,我们就要做两手准备。”
“姬恒玉你带上你手下的兵马,回朝搬兵,若姬楠月心里还有这个国家,那他就还可以继续做那个位子;反之,他若敢勾结盛国,那就处置了他。”
“可是,他是国君?”
“勾结外敌,损害国家利益,你出师有名。”
“我手里的军队,只怕不是皇城护卫队的对手。”
“我在京城百里之外的青城山有一支奇兵,这是调动令牌,可帮你平定战乱。”
“谢摄政王。”
“国之安泰,民心所向,才是强国之道。”
“是。”
“这里和盛国边境接近,一定是盛国探查清楚了这次是摄政王带领军队,他趁我们剿匪,想趁虚而入,趁机消灭我们这一股势力。”
“尤其是我们的军队是摄政王统领,他们无论杀死摄政王,还是俘获摄政王,都会使荣国大乱,好渔翁得利。”
“好,他们既想来,那我们热情好客,布置好包围圈,请君入瓮。”
“前面最近的城市是落日城。我和吴宇将军带领一千人的先遣部队,先一步到落日城部署。阿竹,你和宋维领着增援部队,跟上。”
“军师自然是先头部队,要了解最新最及时的军情,要不然何来正确的作战计划。我和吴宇将军互换吧。”
姬寒星沉默了一下,还是同意了,先遣部队虽然危险,但是在自己身边,哪怕粉身碎骨也可以保护她,再也不想,像上一次,救援得迟了,差一点失去她。他再也不想经历那样的煎熬了。
其余的将军领命而去,留下姬恒玉一人。
姬恒玉看着这两个人,忽然有些羡慕,以前自己孤身一人在宫中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任何一个人看顾。
多亏三哥找到他,放他出来。
自他走出来,感觉到活着以后,看惯了宫中拜高踩低,人命比草贱的现实。他一心想着,要是有机会,自己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夺得权利。
他很不明白三哥明明有坐上高位的机会,而且众臣拥戴,万民臣服,为什么就是不想当皇帝。
他现在有一点儿明白了,坐上了那个位子,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再也没有了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有多少的身不由己。
谁说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日以继夜的批改奏折,还要献身后宫,平衡朝堂。
除非做一个昏君,国都荒废、丧失民心,那最后还不是走向毁灭。
“三哥,你真的不想那个位置吗?”
“我说过,我不想做。如果你做了,一定要是一位明君,心胸广阔,容得下天下苍生;勤奋好学,学别国之长补我国之短;广招人才,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让农业、经济和军事同时发展。”
“臣弟谨记教诲!想我一个不受宠的皇子,母亲是地方小官的女儿,因为长得聪慧灵秀,被父皇宠幸了一次,侥幸竟然就有了我。
却也因此获罪,瑶妃挑拨离间,说我母妃不吉,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把她关了起来,荣明帝再也没有想起我们。
我们在宫中既不受宠,又没有强大的家世可以帮衬,得亏母亲会伺弄花草,换一些食物和书籍,才使我们没有饿死,还让我有书读,虽然步步惊心,总算活了下来。
要不是受到三哥的眷顾,我现在还被关在那小小的院落中,和母妃一起望着天空,没有未来,没有期许,也许就那样到老、到死,也有可能。
我万分感谢三哥,三哥就是我的再造人,是我的贵人,是我生命的另一个开端。只要是三哥吩咐的,哪怕头可断、血可流,我也在所不惜。无论你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看来你的母妃还真是一个好母亲,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不仅让你活了下来,还教会了你学习的能力,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初我之所以救你出来,就是因为你对你母妃的孝顺,为了保护她,宁愿被人打断手骨。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孝顺父母最可看得清楚。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
“虽然如今,我只有14岁,但是我愿为国家奉献我年轻的生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征战沙场,这是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