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是一次角球机会,华国队开出角球,不丹的高中卫和张玉柠高高跃起,但相继冒顶,埋伏在后点的邓涵温找到了机会,但他面对大半个空门的时候,竟然将足球打高了。
“又来了,那里明明没有人,为什么要往那边传?”
解说员再次为错过这个机会而叹息,而场边的高宏博不一样,他已经微微露出笑容。
“这就是西甲球员的实力?传丢几次球了?”
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比如赵雷刚才的那脚传球,他在三十米区域接到足球,直接点给了边路的尹宏博。
由右边前卫蒿俊敏接到足球后送出的一脚直塞球,直接将不丹队的防线打穿,武雷在接近底线的区域拿到足球,送出倒三角传球。
这让赵雷有些哭笑不得,不过随即又感到很舒服,因为他可以晚上零点几秒的时间传球,就可以多思考一到两条的路线。
这一步必须要快,除非你有足够的身体素质或者脚下技术,能够扛得住对方的逼抢。
很明显,赵雷高出这个球场上所有的人一个层次,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赵雷一个王者段位的带着几名黄金队友打黄金局,和队友配合不到一块去,只能靠个人能力吊打对面。
但赵雷经过几分钟的适应后,发现好像不需要那么做,至少在这场比赛里不需要。
但连续几次,赵雷的传球要么是出了边线,要么就是传到防守球员脚下了。
这也让不少华国球迷不满意,开始在网上吐槽:
这是他的习惯,或者说在高质量联赛里所有球员都会养成的习惯,除却那些需要持球的球员,大部分的球员还没接到足球的时候就需要判断好下一步该怎么做,是打门还是传球?是传给边路球员还是传给后场球员?打门的话,是搓出一脚弧线球还是大力轰门?
但在那些有上帝视角的专业人员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差一点啊,只差一点张玉柠就能接到武雷的传球,打入自己在国家队的首个进球,可惜。”
更不要说不丹队在前几天的比赛里,被华国香港队连进了七球。
就像何伟说的那样,比赛进行了五分钟,华国队已经压制住了不丹队。
“不过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高指导的这支国家队相比于三个月前佩兰的那支国家队,多了些活力,也可能是球队多了一些年轻球员的原因,这支国家队在球场上的势头让人感到惊喜。”
因为赵雷刚才把足球传走后,距离他最近的防守球员还在三米开外,而且没有过来的意思。
压制不丹是正常的,赢球也是正常,高宏博想看的东西更多。
好在,虽然比赛刚刚进入到十几分钟,但他已经看到了大部分他所想要看到的。
“早就说了,他在西甲取得成功——如果半个赛季的好球就能算得上成功的话——都是运气好。”
这个良好的机会也让解说员感到遗憾:
感谢书友“二次元终结者”“建安东都”的月票支持,感谢订阅的书友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