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出来的红薯被独轮车一筐一筐地推到地头,这些地以前都是分到各个佃户手里去了,所以各家的红薯都放在各自的地头。
云清安排人把里面特别小的,和刨的时候被弄破了的红薯单独挑出来。地头上架起了铁锅,把这些小的破的直接上锅蒸。好的红薯肯定要被黄大人带走做种子,总得让大家尝一尝红薯的味道吧?正好太小的不适合做种子,就吃它了。
马超在给红薯称重,当然也不用所有的红薯都过称,找一个筐子做标准,盛满红薯以后称好重量,正好50斤。那剩下的就用这个筐来称量,每一筐就算50斤,即使稍微有点误差也不要紧。
人多力量大,活干的很快,产量也就算出来了。马超统计了一下亩产量3900斤,跟预期的差不多。黄大人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也算是不辜负皇帝的嘱托,圆满完成了任务。
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个人分到了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蒸红薯,没办法,大的你敢吃,黄大人得跟你急眼。大人孩子捧着热气腾腾的红薯,小心翼翼地扒掉皮,咬一口,软糯香甜。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说:“真好吃,又香又甜。”大人们也满脸带笑,点头表示赞同。
黄大人和几位县令大人还分到了烤红薯。烤红薯虽然看着不好看,黑乎乎的,但是吃起来更香更甜。吃了烤红薯后,手上、嘴角都是黑乎乎的,几位大人看着对方的形象,忍不住哈哈大笑:“行了,咱们大哥不用笑二哥,都一样斯文扫地。”
黄大人说:“前几天在桃花源吃过一次红薯,但是那个时候的红薯不太甜,估计是没成熟的原因。”
云清说:“是的,黄大人。没到收获的时候,它的糖度不够。就像水果没成熟时一样,虽然也能吃,但是口感要差很多。产量也差很多。”黄大人点头说:“有道理,有道理。”
这一批成熟的红薯总共80亩,其他的种的稍微晚点,还得过几天再收。大家齐动手,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收完了。地头上的红薯堆的跟小山一样。严大海让庄户们把红薯藤摊开晾晒,晒干后,粉碎了可以留着喂猪、喂鸡。庄户们一听红薯藤也有用,马上用独轮车把红薯藤推回家,在家门口晾晒。现在这个季节,地里还可以再种一季庄稼,明天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劳作。
马超带着人,把所有的红薯称重,记录在册。发现有的家的红薯产量超过了4000斤,估计是地里的肥力比较足。云清也让王庄头把红薯的数量留了个底,将来好按照数量给庄户们发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