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把有功之臣送去给敌人折辱的事情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讨论和批判。
平民百姓就算不是北疆人这么多年也听说过北疆那边的艰苦,以及溪宁人残忍屠杀手无寸铁老百姓的事,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悬在头上的利剑。
就算他们读书不多,大道理也不太懂,但是他们很清楚一件事,一旦北疆失守,溪宁人的铁骑南下,遭殃的可就不止是北疆百姓了!
更何况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溪宁人南下屠戮的事发生,如今北疆好不容农艺稍稍稳定下来,还出了一个给边疆带来巨大变化的将军,就算是个女人又怎么样,对于老百姓来说,能或者,吃饱穿暖,他们才不管这些!
可如今眼看能打的溪宁落花流水的机会就被朝廷葬送了,还把有功之臣送去和亲,可以说百姓们一下子都愤怒了!
纷纷谴责朝廷的这种行为,特别是江南那边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大多数怀抱着满腔报国的热情,对溪宁人的认知来自史书上血淋淋的史实,再加上秋寒鸣和白晏亭写的亮片文采出众,直指问题中心言辞犀利的两篇文章。
直接点燃了这些书生的满腔热血!
一时之间,大禹上下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可以说关于南枝被封为和亲公主,又失踪生死不知的消息大禹上下民众讨论了好几个月,原本大家只是讨论讨论,暗戳戳的内涵一下促成此事的左右丞相罢了。
然而年关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以王琰为代表的的一干朝臣上书,提出国库空虚,防患于未然,开年之后增加百姓赋税,以增国库。
此事一开始只是在京城中传播,引起民众议论,到了后来越演越烈,开年过后,经过一番讨论,温桓和小皇帝微弱的反对意见在王琰和张恒越发强大的势力之下,完全没人在乎。
很快增加赋税的命令就传达到了大禹各地,原本的赋税是两成,如今增加到了四成,直接翻了一倍,原本百姓的收入就不多,种植的粮食交完税之后勉强够吃。
如今一下子赋税翻了个倍,大部分人家已经要卖儿卖女吃不上饭了。
一时之间,南枝的事情被增加赋税之事盖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百姓们对增加赋税一事的怨声载道。
百姓苦不堪言,身处皇宫的小皇帝即便没有出宫,也能预想到这一情况。
小皇帝看着案桌上无关紧要的折子,那些要紧的折纸都被王琰和张恒联手拦下了,送到小皇帝和温桓这里的只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太傅,我是不是很没用?皇叔一倒下我就完全撑不起来朝政,如今还连累太傅被架空,让人监视着只能陪着我一起束缚在这牢笼当中。”
小皇帝的神情很是愧疚,还有些自责。
温桓叹气,先前谢蔺舟在的时候有他的兵权做后盾,朝臣畏惧,不敢闹幺蛾子,如今谢蔺舟倒下,他的部下自然不会听小皇帝的。
这就导致他和小皇帝两人实实在在的被架空了所有权力,近日他甚至发现御林军也有些异动了,大禹可能真的要变天了。
温桓摸了摸小皇帝的脑袋:“陛下,天无绝人之路,会有办法的。”
小皇帝摇头:“太傅,我知道你很聪明,治国是一把好手,当初父皇在的时候和我说过,只是如今我们这样的情况下发的命令根本没人会听,纵使太傅又满腔计谋也无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