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娘从小就是钱氏一个人拉扯长大的,哪里能看着她阿娘回王家那个火坑去。
一把扶起了钱氏道:“阿娘,您别犯傻,源口村待不了,还有其他村,天大地大,总有我们的容身之处的。”
赵一山也跟着劝:“是啊,阿娘,反正我们在哪都没有田地,实在不行就去镇上赁房子住也是一样的。”
去其他村,或者赁房子住,哪里能跟源口村一样?!
钱氏虽然老了,但是她脑袋灵光着呢。
源口村眼看着因为有两个厂,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天天吃白米饭的日子。
就算是同样没有田地,但是闲暇的时候去做做帮工、捡捡柴禾,那都是直接能拿到手的收入。
更何况当初王启山那丧良心的,嫁春娘的时候,还收了那么大一笔彩礼钱。
赵一山一个孤儿,又没有田地,哪里能赚这一笔钱,还不是东拼西凑借的。
这都成亲三年了,债还没还完,去别的地方可怎么活呢?!
“春娘,山哥儿,别说了,你们就待在源口村,”钱氏抬起低了一辈子的头,盯着他们道:“一定要活出个人样儿来!”
江村长看着钱氏这个样子,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
不过年纪大了心就硬,这样的事儿见太多了,都麻木了。
江初禾却不一样,她觉得王启山的过错,不该由钱氏和王春娘来背。
便悄悄拉江村长到一边,轻声劝道:“江村长,我看我们村就应该收下他们三人。”
“怎么说?”江村长现在已经习惯听江初禾的意见了,闻言就问她。
“你看,我们跟王氏族里关系不好,那也是王启山的错,”江初禾一本正经的分析道:“现在王启山被除族了,我们还收留了他已经断绝关系的妻女。”
“这不正好是修复关系的好时候嘛,毕竟是隔壁村,李婶子还是桃李村人呢,关系闹僵了那婶子回娘家都不舒坦。”
江村长听了倒是感同身受,仲秋节陪婆娘回娘家走亲戚,在村里遇上王氏族人,那滋味儿还真不好受。
再说了,也不单是他婆娘,源口村也有不少人嫁到桃李村,桃李村也有不人是源口村嫁过来的媳妇。
世代的姻亲,可别因为一个恶心的王启山给坏了!
“那行吧,既然禾娘你都不记仇,那我可就让他们落户了?”江村长捋了捋胡子,越想越觉得不错。
江初禾当然记仇,她恨不得王启山不得好死,可是王启山是王启山,钱氏和王春娘都是无辜的。
甚至她们跟柳哥儿一样,也都是受害者,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她当然要帮。
“您看着吧,以后要落来我们村的人,可不会少呢!”江初禾是有信心的。
不说旁的,光是在本村人舂米的优惠,就能吸引不少人。
现在还没什么人行动,那是有宗族的人胆小,不敢离开宗族的庇护而已。
像是赵一山这样的散户,想来的不会少。
江村长再次来到王春娘三人面前,便叹了口气道:“既然禾娘都为你们说话了,那就留下来吧。”
“不过我丑话可说在前头,进了我们源口村就要按我们村的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