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能安人心,赵家的粮仓建起来还没用过,赵一山也觉得心里空空的,迫切的想要把它填满。
现在见钱氏这么说,干脆道:“那我就把现在身上的闲钱都买成稻子放着吧。”
反正稻子晒干保存好,几年都不会坏。
他们家没有水田种稻子,总是要买的,不如一次性买足,价钱上还能优惠些。
而且现在春娘有了稳定收入,倒不需要留一笔钱备着急用了。
“成,去买吧,”钱氏点点头,“再过段日子,恐怕粮食又要涨价了。”
她看着门外淅淅沥沥的雨,希望是自己想多了。
赵一山也不知道谁家稻子多,只能一家家的问,首先问的就是江初禾家。
“江娘子,你家还有多的稻子吗?”赵一山站在门口朝院子里问。
江初禾在屋檐底下看书,听到动静就回道:“我家人多,稻子都不够吃呢,你想要买稻子?”
“是啊,家里米缸空了,想买一点儿,”赵一山挠挠头回道。
江初禾干脆叫上沈牧,俩人打一把伞出来:“那我带你去我二奶奶家看看吧,她家稻子多。”
江婶娘家地多,种的稻子也多,上次还问有没有人买呢。
赵一山感激的跟在江初禾后头,知道有她出面,自己就不会被欺生了。
他们家毕竟是外来的,村里人多多少少会有点排挤。
三人没一会儿就过了河到了江婶娘家,下雨天江婶娘家里人都在家。
江竹子的媳妇江赵氏正在洗衣服,她早上得把家里的事情忙活好,中午还得去学堂烧饭,那可是正经活儿。
看见江初禾带人过来,她赶紧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迎上来:“禾娘来了,有什么事儿吗?”
江婶娘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见状也围了上来,往江初禾手里塞了一把自己炒的南瓜子。
他们家三房人,有两房因为这个隔房侄女过上了好日子,她恨不得把江初禾供起来每天上香。
江初禾拉着江婶娘的手进了屋子道:“没什么事儿,就是我家邻居,想买点稻子,我寻思着你家地多粮多,过来买一些。”
“这......”江赵氏还没说什么,江婶娘倒是抢先了,“禾娘,不是我不肯卖。”
“只是林子前两天专门回来说了,家里的粮食不要动了,他有用处。”
虽然不知道小儿子有什么用处,可是既然答应他了,也不好再卖。
赵一山听了有点失望,江初禾倒不觉得如何,“哦,那就算了,我们再去别处看看。”
现在麦子快成熟了,想卖粮的人家有很多,她也是跟江婶娘家关系好,这才带人上门来的。
既然江林子留着粮食有用处,她也不好硬要他家卖。
江婶娘松了一口气,江赵氏赶忙给她出主意,“禾娘,我听说周双林家在卖粮呢,要不让这位小哥去问问?”
她知道江初禾之前跟周双林家大吵了一架,也不说让江初禾去。
“哦?他家粮食很多吗?”江初禾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
她之前不准周双林家来加工厂加工粮食,也就没有再多过问过这个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