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武定侯这次能在危机四伏之际当机立断放弃谭关退守湖城,并在谭关设下重重陷阱埋伏重击敌军以少胜多,为援军和南海海军赢得十日战机,虽败犹胜!儿臣以为,若是再调派一队援兵围魏救赵,解决炎国先锋围湖城之患,让武定侯等人有喘息之机,重新夺下谭关,甚至是剿灭侵略谭关的炎军,也不在话下!”
他说的震耳发聩,不少臣子点头附和,其中早有武将等不及地站出来请旨前往救援谭关。
已赋闲在家的黄恩石当先,以他为首的一列武将十分赞同端王的想法,义愤填膺地跪在殿中请旨出战。
“哦,那你又如何看待楚国同时进攻西关的举动?”皇帝的语声温和,可见已经赞同了端王魏玄宜之前的说辞,眼中甚为欣赏。
而他这一举动令太子面色更是难看。
端王低垂眼眸,无比恭顺,但眼底闪过的阴毒之色叫人心惊,“楚国强弩之末,不过是想跟着炎国捡便宜罢了,西关有镇北侯坐镇不足为惧,只要武定侯和安王叔两方合力击退炎国,楚人只会如丧家犬夹着尾巴转身逃走不敢恋战。
儿臣只想到一事,心中忧虑,武定侯虽然将才难得,但还难以服众,未免军心浮动造成不可逆的后果,若有身份贵重之人从中调停,应是事半功倍,如今安王叔在南海分身乏术,儿臣认为太子哥哥仁厚之名广为人传颂,如果这次太子哥哥能亲征前往为武定侯压阵,一定能凯旋而归。”
位列文臣之中,以吴峥为首的臣子纷纷震惊盯着立在大殿中央的俊朗青年,一时间竟然摸不准此人想干什么?
他心下思绪百转,立时有了头绪,随即不动声色朝户部尚书使了个眼色。
皇城城内,但凡有些根底之人,无人不知,西关和南海的几次祸乱造成的粮草告急已有好些时日,这时候若是再接连调派兵力,粮草必定先要跟上。
而按照往年惯例,这主意一旦由谁起了头,后边一切事宜都会由此人全权负责。
无论南海、西关还是谭关哪一方出了事,到时候都得由太子背着大责,而端王不仅安然无事,还能捡着捞大便宜。
这位端王可不能小觑啊,竟然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心家,连太子都敢算计,还算计的如此堂堂正正,叫人无可反驳。
更让人郁结气闷的是,太子竟然十分高兴这位皇弟的‘助攻’,赶紧跪地请命决不辱使命,气得底下还对太子抱有幻想的几个大臣直接翻了白眼。
尽管吴峥联合几位大臣权衡利弊上奏此事弊端,户部尚书如何哭穷说着不妥,皇帝似乎对端王的提议十分动容,早朝一散,就召了太子、端王和几位相关大臣去了御书房商议具体事宜。
早朝的消息震动京城,从未出过京城的太子居然要御驾亲征去谭关为李国公助威,有振臂欢呼祈祷凯旋的,也有忧虑害怕坐卧不安的。
更多的是隔岸观火看热闹。
听着萧无义从朝堂带回来的消息,江欣月一眼道破玄机:“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萧无义也是肯定点头。
江欣月点了点桌上密报:“那个石道长不可尽信,如今最能亲近皇上的除了金吾卫也只有他了,并不是我不信王爷用人的眼光,只是人心难测,端王能做到这一步,一定是有了八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