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气温回暖。
草原上生机盎然,此时正是春日。
同样是晌午时刻,李察从房间里探出了脑袋。
虽说战争已经暂时结束,可建设工作是一刻也不能落下。
在穿越之前,李察所在的民间就有一种传说。
古代养马,就跟现代养车是一个道理。 每一匹马在古代都可以换算成现代的bmw。
可随着跟兽人们的接触,李察发现那也不是一回事。
战马的花销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养一匹优良的战马,和养一只将就骑骑的马匹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些兽人坐骑几乎都是吃这些天然的水草长大的,成本贵么。
一点也不。
马这个东西因为不能反刍,吃的东西比上牛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草原上多得是草,公国养马的开销大主要是因为腹地没有这么大片的草原,每年的饲料开销当然很大。
为了马匹的爆发力,持久力,优良的战马还得吃上一些精细粗粮,甚至是一些蛋白质,成本自然也就水高船长。 这也是李察为什么非要在草原上弄块飞地蓄养马匹的原因。
在草原李察可以通过不断的迁徙马群来保证马匹的增膘情况,蓄养马匹同时还有最重要的几点。
繁育技术和治疗手段,当然这么训练马匹也是重中之重。
巧的是李察手下的斯瓦迪亚骑士们虽然不会兽人们的放牧模式,可养马,是每一个骑士的必修课,可以说个个都是养马的高手。
除了一些疑难杂症,斯瓦迪亚骑士们可以很好的完成训练,繁育等工作。 至于迁徙马匹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马匹的蓄养问题解决,李察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决策。
能不能在草原上建城,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李察。
建立城池难么,当然很难。 联军的贵族们都是搭建临时营地,派兵驻守,蓄养马匹。 没有一个人有想在草原上建立城市的打算。
首先在草原建城和在腹地建城情况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兽人们除了王城外很少有城池的出现的原因。
不同于腹地的城池城堡可以在当地维持自己的威慑力,保有打击潜在敌对势力和大量投放己方士兵的功能。
草原上的情况大不一样,兽人们几乎都是靠放牧为生。 他们的活动范围都超级大,草场和水源在草原上并不难找。
只要他们退却到城池的辐射范围 外,就可以安心的积攒力量发展壮大,而这时,花了大价钱的城堡城镇就会失去本应该发挥的威慑功能。
其次,中世纪建设城池的地方要么是交通枢纽,要么是战略重地配合先要地形,或者是物阜民丰的财富聚集地。
城堡军事上的作用主要是限制地方兵力直接通过,或者是大规模展开。还有威胁粮道和保护己方等等重要功能。
可在草原上,上述的功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剩下在草原建城弊端还有非常之多,最致命的就是维修成本过于巨大,草原的气候地理条件也往往不适合开垦农田,不符合长期聚集地的要求。
一个孤立的草原城镇,就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洞只会吞噬国家的财富,却又创造不了多少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公国贵族们都是简单搭个营地,就去外边圈草场的原因了。
可李察不一样,身为奇幻世界的天命之子,李察可是有系统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