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西太后,所有人都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御驾亲征离京之日至凯旋归来时,后宫诸人不得妄动承乾宫一主一奴,一花一木,一砖一瓦。违者,斩立决。钦此。”
这圣旨不是给谁的,而是特意保裴谨言、保承乾宫的。裴谨言知道有这道圣旨,但她还是毅然决然想要去岭东边境找皇上。
西太后气得翻白眼,皇上还真是惯着,怪不得裴谨言如此不守规矩。皇后心里也不爽快,这圣旨相当于整个承乾宫的免死金牌了。
圣旨读完,贤妃站起来,笑道:“既然无事,臣妾就告退了。”她是懒得搭理这些人,话不投机半句多。
原先贤妃还担心,皇上走了,太后等人要开始作妖,如今看来,她们也应该挺无聊的,想作妖也作不起来。
丽淑妃等人也相继告辞了,大家都清楚,若是西太后心情不好了,肯定会有人倒霉,被当成撒气对象。
西太后离开承乾宫还转头看了一眼,皇后跟在她身后。
“哀家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当皇后的,贵妃跑了,你居然不晓得,现在才反应过来。还有昨天,人家都把四皇子抱出宫门口了,你才来找哀家。”
皇后也气,但不能跟西太后顶嘴,只能默默忍着。
“你这个皇后当得也够窝囊的,哀家都替你不值,什么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哀家问你,这道给承乾宫的圣旨,你是不是今天第一次听见?”
皇后挤出一丝笑容,“跟太后一样,臣妾也是头一次知道皇上临走前还给承乾宫留了圣旨。”
“皇上跟哀家不亲,所以哀家什么事最后一个知道也不奇怪。你这贤惠正宫,居然也什么都不知道。”西太后嘲讽一句后离开了。
皇后随后也转身回凤藻宫,回去就摔碎了几个琉璃杯盏。
“娘娘莫气,小事罢了。贵妃走了不更好?省得在您眼前晃。以后,您也少去给西太后请安,她不招您过去说话,您别去。”
“也是,这老东西怎么讨好都没用了。”皇后笑道:“西太后心眼小,她觉得本宫当初对东太后各种示好、孝顺,跟她不是一路人,如今本宫再去捧着她,她心里看不起本宫。那便罢了。听说这些日子,西太后总是赏赐东西给三皇子和五皇子。”
“三皇子和五皇子年纪还小,尤其那五皇子,对大皇子、二皇子不构成威胁。”
“哼,嫦充荣是真敢给自己造势,还天降祥瑞。她以后可得小心些,别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皇后冷笑,什么人都配祥瑞二字了,也不怕折了孩子的寿。
“老奴听说,丽淑妃、安妃都曾去寿康宫请安过。”
“如今只剩下一个太后了,可不得巴结么?丽淑妃娘家不差,膝下又有三皇子,她也是个很大的威胁。至于安妃常氏,从前不出头,如今膝下有了二皇子,她自己没有得力娘家,又是宫女出身,所以要比其她人更加殷勤、懂谋划。”
“既然皇上不在宫中,很多事做起来就方便多了。本宫要写封家书回去,让哥哥替本宫办一件事。”
“是,娘娘。”程嬷嬷立即拿来笔墨纸砚。
翌日一早,西太后也不为昨天的事不高兴了,相反还颇有兴致招六宫妃嫔过来请安,原本大家给皇后请安就够累了,如今要先给西太后请安,再去凤藻宫。
宫道上,大家三五成群走着,十月的天气,早晚都凉,都裹紧了披风。
贤妃一向有事说事,她感到很恼火,“真是稀奇,每日给皇后请安就够腻味的了,如今还要先去寿康宫给西太后请安。一上午的时辰都浪费在请安上头了。”
丽淑妃悄声道:“西太后原先倒没有让咱们去请安,肯定是看皇后不顺眼了,又因皇上离宫,她想摆摆唯一太后的谱。”
“那也犯不着折腾咱们呀。请一安,回去用早膳就已是晚了,如今请两次安,回去早就错过用早膳的时辰了,咱们很空闲么?再说,咱又不是上早朝的大臣去议政事,还不是听西太后、皇后说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