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林某人没想到,楚云飞亲自到了三江平原,与之见面。
两位均是黄埔校生,对方黄埔四期,楚云飞是黄埔五期,算起来对方还是学长。
见面地点安排在了佳木斯城外,仅有两辆汽车相碰,楚云飞从车上下来。
对面也下来一人,两位互相对视。
这位东北野战军的总司令目光犀利,神色冷俊,是一个冷面将军。楚云飞的气势则更像大开大合,气吞八荒。
这跟他经历大大小小的战役有关。也跟他接触的层面有关,是能够在苏美手中,国家层面争雄的人物。
“楚长官?”
“林司令?”
随后两人呵呵一笑,
这算是意外的巧合。
本想问问关外野战军的局势,想不到林知无不言。
“我军攻坚困难,想南下则粮草不足,想要强攻却火炮不利。中原战场岌岌可危,我却只能在东北征兵练兵,忙了半年无用功。”
“怕是总部都要猜疑,猜疑我是否拥兵自重。带着百万兵力,却无寸功可建。”
这话一说,
楚云飞不知道该如何搭话茬儿,
攻坚也好,南下也罢,需要对方自己决断。此事楚某人不好讲,也确实难以分析孰优孰劣。
“我只知一点,涉及百万兵力调动之事,若要决断,则必不能轻改。”
林司令的眼睛微微一闪,闪过一丝惊诧。
楚云飞之态度跟总部的要求一样,让他按照计划攻坚,不要再改来改去了。
想不到一场意外的见面,解决了攻坚还是南下的分歧。
远东跟东北的合作问题没有什么多说的,能够接受,且愿意展开深度合作。东北的工业底子,还是需要有人带着跑,也能跑得更快,发展的更快。
本来最佳人选是毛熊,现在嘛,自家人掌权的中盟更合适。
“还有一句话,总部让我转交给楚长官,感谢抗战之时火炮至援助,助我军走过了最艰难时期。”
当初一批步兵炮、山炮支援甘陕晋,并未在部队内大肆宣传。
知晓此事者少之又少,很多人都在猜测是谁的手笔。
包括林本身,也是这次会面才知晓。
雪中送炭者,从不会在你背后捅刀子。
也因此对远东倍有好感。
双方见面时间不长,却迅速敲定了数十万部队的大事。楚云飞决定在年底前撤走边境部队,调动至松花江一线,及外贝加尔一线。
松花江沿岸地区,属于双方合作区,远东拥有驻军权。
哈市、新京、佳木斯、松花江都可以作为深切合作城市,共同发展工业建设。
哈市至海参崴的铁路,亦可以继续修建,增设佳木斯至伯力、庙街、库页岛的铁路建设。
会面结束,
楚云飞先行,待他走远之后,林司令才上车,并下定了决心,执行攻坚作战。
三大城市,新京、奉天、锦州,那就按照总部的计划,南下攻取锦州,断绝国外果军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