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十年太平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不必再年年为了西北战事开销发愁,意味着大胤国库有更多的钱财可以用在他处,意味着西北百姓可以休养生息,意味着大胤百姓可以减轻赋税……
胤帝只要一想到西北未来十年没有战事,想到自己接下来能做的事情,就激情澎湃!
从大胤开国至今,他的历代先祖都在饱受西北战火的困扰,就连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也不能跳脱于外,也没能为西北换来过十年太平,可是……
他做到了!
经此一战,他就算当不得千古一帝,可是那昏庸的名头却和他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赏!重赏西北军!就算是掏空国库也要抚恤伤亡战士,重赏西北军!”
想着来年西北没有战事,胤帝的底气前所未有的足,对着户部新上任郑侍郎大喊道。
顾庭生死后,郑侍郎才从户部一众官员中脱颖而出,而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不光是因为他身后有京都郑家做依仗,更因为……
他精通算筹,为人极其抠门,当官也抠门!
而国库年年空虚的大胤,正好需要一个抠门的户部侍郎!
可是,听到胤帝这话,平日里一个铜板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郑侍郎却连盹儿都没打,直接躬身道,“臣遵命!下朝之后臣就去兵部调西北军的名册,和同僚商议论功行赏名单!”
掏空国库!
掏吧!
反正国库明年不用发愁怎么应对西北战事了,那可是国库最大的一笔支出!
少了那笔支出,郑侍郎笃定自己肯定能玩转户部,让大胤的国库满满当当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
立此大功,西北军该赏!
不但西北军该赏,还有……
“陛下!”
郑侍郎想到什么,一撩衣摆直接长跪于地,沉声道,“西北大将军姜瑄打此胜仗,功在社稷,也当赏啊!陛下连将士们都赏了,可不能忘了我们大胤最大的功臣!”
没错!
就是功臣!
前几日苍城和潼关城的捷报传来时,他还在质疑那捷报的真实性,质疑姜瑄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钱财,能够买光关外蛮族散兵手中的兵器,可是现在……
功臣就是功臣,就该论功行赏,这没什么好说的!
胤帝闻言一愣,下意识的扭头朝郑侍郎看去……
不止胤帝,站在御史台官员中间的姜成文闻言,也挑眉朝郑侍郎看了一眼……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前几日这个新户部侍郎还对他家女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吧?
怎么这么快画风就变了?
“郑侍郎所言甚是,姜瑄以女子之身统率西北大军取得这么大胜利,真是我大胤除却姜家那位女先祖之外百年难得一见的女将军,陛下理应重赏!”
“恳请陛下,重赏姜瑄!”
“重赏姜瑄……”
“……”
“……”
从震惊中回神的一众文武百官,发现被郑侍郎抢了先,当即给了郑侍郎一个眼刀子,扑通扑通全都跪在了地上!
不管他们和镇国公府姜家有没有关系,姜瑄这次立了大功都是货真价实的!
不管他们说与不说,朝廷都要论功行赏!
更别说……
他们是真想说啊!
经历过雁荡山之事,朝堂结党营私的官员所剩无几,剩下的官员虽然也有私心,可是较之以前却好了太多!
他们的眼中心中,还是有大胤,有家国的!
西北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如果陛下能借此机会一改往日昏庸当个明君的话,那大胤未尝不能开创鼎盛之世!
大胤繁盛,他们这些在朝为官的,就算不能名垂千古,至少不会遗臭万年了啊!
要知道按照陛下以前的势头,朝堂以前的形势,他们这些官员可都是做好了要跟着陛下遗臭万年的准备了的……
“哈哈!赏!重赏!”
胤帝见此,忍不住的再次仰天长笑,“姜瑄率领西北军打了这样的大胜仗,功在大胤,理应重赏!只是具体该如何赏,还需要吏部和礼部官员商议出个章程来,朕就不擅自做主了,以免你们又说朕昏庸无道,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