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
胤帝闻言,脸色当即一变,“那三个在朝堂上就是个摆设,早就不理事儿了,朕刚才看的清楚,他们中还有人在偷偷打盹儿呢,他们怎么可能会出手?”
先帝留下来的那三个顾命大臣,内阁元老……
现在年纪一大把了,就是朝堂上的吉祥物!
之前就连西北三城大捷的消息传来,那三人都没动一动眼皮子,他们会出手逼他召回镇国公和姜瑄?
胤帝有些不相信……
“陛下信任我们镇国公府,是我们镇国公府之幸,可是……”
姜恒闻言,垂眸,缓缓道,“此事关系到大胤安危,若不及时召回我爹爹和小妹,待得他们稍作整顿,只需要举起反旗振臂一挥,倾覆大胤江山都指日可待!”
胤帝:“!!!”
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这是什么鬼话?
姜成文:“!!!”
倒也不用说的这么直白吧?
弄得他都有点儿怀疑自家大哥是不是真想当皇帝了!
“姜家小子……”
胤帝眨巴着一双老眼看着姜恒,吞了吞唾沫,呐呐的道,“你确定你要在朕这个大胤皇帝面前,说你们要造反的事儿么?”
瞧不起他也就算了!
但是不能这么无视他啊!
他好歹也是一个人啊!
这么大一个活人就搁你们面前站着,你们不能这么无视的!
真的!
“有些话,我们来说,总比让别人说出来的强,不是吗?”
姜恒闻言苦笑一声,道,“这就是那些要召我爹爹和小妹回京的人的最大顾虑,边关年年征战,胜败更是兵家常事,所以,即便是西北三城大捷,都未能让那三位阁老动容,可是……”
“现在不一样!事关大胤安危,那三位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是先帝亲封的顾命大臣,手中有先帝赐下的权杖,一旦他们出手,就算陛下你再信任我镇国公府,也不得不按照他们所说,召家父和小妹回京受封!”
胤帝闻言,老脸一皱。
他知道姜恒说的没错!
如果那三个吉祥物不愿意当吉祥物了,真要出来插一脚,那他这个皇帝还真不得不顺着他们……
毕竟……
先皇不做人,那三个吉祥物手里有根拐棍!
先皇用过的!
上打昏君下打佞臣!
能揍他!
“那你说,该怎么办?丑话朕可先说在前头,如果那三个老家伙出手,朕这个皇帝也没办法!”
胤帝挠了挠头,颇有一些郁闷的道,“你可以说朕这个皇帝当的窝囊,可是,他们有先帝的权杖在手,说句不好听的,那就等同于朕的半个爹,朕是真惹不起!朕要是敢惹,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如果那三位真的出手,那陛下就略作拖延,然后再做妥协,召家父回京!”
姜恒闻言抬头,沉声开口。
“镇国公?你不是说,镇国公此时坐镇西北吗?把他召回来,西北怎么办?”
胤帝闻言当即一愣,他以为姜家不会妥协,不愿回京……
毕竟,在外手握重兵当土皇帝惯了,谁会愿意回京来看他这个昏君的脸色?
“西北已无外患,再加上还有我两个弟弟在,不会出问题!”
姜恒深呼吸,沉声道,“关键是小妹!小妹如今人在何处我们都还没有确切消息,不是陛下你想召就能召回来的,为了防止小妹落一个抗旨不尊的罪名,还请陛下明察我镇国公府的忠心,千万替我小妹周旋一二,万不可下旨召她回京!”
“你镇国公府的忠心,朕从未怀疑!”
胤帝闻言当即挥了挥手,道,“如果可以,朕连镇国公都不想召回,让他留在西北,方能保西北无恙,如此,就算姜瑄真想做些什么,也没有后顾无忧,可是……”
“如果真像你说的,就连那三个即将作古的人都要出手,那此事只怕是不能转圜,关键时刻就只能牺牲你爹了!”
“……”
姜恒闻言嘴角忍不住一抽,“陛下牺牲这个词,用的只怕是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
胤帝挑眉,低笑,“你不知道镇国公每次回京都会丢半条命吗?”
姜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