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点了点头:“赵某过去住的村子属于临海的村子,听说过一些村里女人的遭遇,被海寇劫掠了以后,遭受了惨绝人寰的待遇,往往被折磨上十天半个月,最后扔到海里喂鱼。”
黄秀才提到石秀姑这个名字,充满了敬佩:“不错,落在海寇手里的女人没有一个好下场,这个石秀姑却是个例外。她不仅没有扔到海里喂鱼,也不知使用了什么手段,还成为了那一支海寇的掌盘子,后来带领着只有区区十几人的海寇在海上厮杀,成为了海上势力最为庞大的海寇之一,也是大海寇掌盘子里唯一的一个女人。”
赵庆看到黄秀才脸上的佩服,就知道石秀姑不简单,应该是一名海寇的掌盘子。
却没想到这个石秀姑的势力庞大,居然是海上少有的大海寇。
赵庆心里也有了几分佩服:“也对,如果不是大海寇,哪里有胆子劫走钞关的银子。”
黄秀才对于赵庆说的这话很是认同,一般的海寇听到钞关御史三个字,早就吓破了胆子,哪里还敢过来截杀李林甫。
何况还是要从海上离开,来到漕河里截杀李林甫。
就在赵庆、黄秀才等人耐心等待的时候,黄船后面慢慢又来了一队黄船,速度比起周围的漕船要慢上很多。
赵庆立即看向了黄船的吃水,肯定的说道:“应该就是李林甫押送钞关银子的黄船了。”
黄秀才知道赵庆说的这话是实话,确实是李林甫的黄船,不过,他脸上却出现了诧异的神情。
黄秀才奇怪道:“黄某能够看得出来,那是见过很多次李林甫押送钞关银子的黄船,对他的黄船颇为熟悉,所以能够一眼看出来,贤弟以前难道也见过李林甫的黄船?”
赵庆指了指黄船说道:“以前在村子里读书,哪有机会见到钞关御史的黄船,赵某是从黄船的吃水确定了这是李林甫的黄船。”
黄秀才等人立即看了过去,果然就像赵庆所说的那般,刚过来的那一队黄船吃水很深,比起运送漕粮的漕船还要深上不少。
比粮食城的东西,只有银子了。
黄秀才由衷的赞叹了一句:“还是贤弟才思敏捷,只是凭借一个吃水,就胜过了多年来的官场见识。”
赵庆笑了笑没有说话,他这也是一种见识,只不过与黄秀才的官场见识不同,是一种在算学上的见识。
“咻!”
“咻!”
“咻!”
就在两人刚刚确定了李林甫的黄船,周围立即响起了弓箭拉动弓弦的声音,一支支羽箭飞速射出,落在了李林甫的黄船上。
好在李林甫早就有所准备。
他的准备,就是不准备。
李林甫为了让这一次的钞关银子被抢走,不会出现任何的破绽,没有告诉那些押送银子的官兵。
站在黄船上的官兵,很快就被海寇的弓箭给射中了,栽倒了一大片,落进了漕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