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信使很快来到军中,使臣不是宦官,而是刚刚官复原职的议郎李燮。
李燮是个名士。
早前安平王刘续曾被黄巾俘虏,不久又被家臣用钱财赎回,这件事不知怎么就传到李燮耳中,他立刻向皇帝进言,说刘续身为皇室封王,没能守好国家的土地,理当撤销封国。
皇帝不仅没有采纳,反而治他的罪,直到一个多月前,安平王被查到有屈服黄巾的举动,李燮才得以官复原职。
李燮很体恤众将,率先念出的不是命令,而是朝廷封赏。
皇帝这次也不知道是不是脑袋开窍,各部主将除去原本就有爵位的人,余者全都进爵关内侯,加封食邑一百户到三百户不等,特别是封赏令的最后一句话让王旭有些呆滞。
“另:迁升参军校尉王旭为讨贼中郎将,前往魏郡接替董卓,统其兵马,仍归皇甫嵩辖制。”
诸多羡慕的目光瞬时落在他身上。
年纪轻轻就拜将统兵,怎能不让人艳羡,不过他的功勋摆在那里,倒没人不满。
王旭自己也是半天没回神,直到伏跪在旁边的袁绍和袁术推了推他,这才领旨谢恩,慌慌忙忙地从李燮手中接过将印。
出人意料的封赏令众将心情大好,盛情接待传令的李燮,但李燮异常尽忠职守,草草吃顿饭,下午就婉拒众将的挽留,匆匆赶回洛阳复命。
众将逐渐散去。
王旭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眼下被调去接替董卓统兵,具体该怎么做?直接翻身走人?亦或先行交接?
从没遇到过这种事的他有些迷茫。
皇甫嵩知道他不懂细节,很快把他召到自己营帐。
“恭喜你荣升讨贼中郎将。”
“全靠皇甫将军提拔栽培,不然末将哪能升这么快。”
王旭发自内心的说。
皇甫嵩欣慰地笑笑。
“你曾经下过苦功,学得一身真本事,唯独缺乏实践,但你从军以来成长很快,敢闯敢拼,勤学上进,心胸豁达,这些大家都看得到,若你今后坚守此心,必成大器。
此次陛下命你代替董卓统军,不仅是我举荐,还有很多朝中老臣保举,他们都与你祖父有旧,得知你出类拔萃,也是希望你尽快成长,早些为重振朝纲出力。
个中原因还有很多,需要你自行分辨,我亦无法跟你说太多,唯独能告诉你,走得越高,责任越大,越要小心谨慎,此番前去领军,力保不输就是大功,千万莫要轻敌惨败。”
“我定然竭尽全力。”
王旭心中有些感动,他能感觉到皇甫嵩是真为自己好。
阅人无数的皇甫嵩看到他真情流露,笑着拍拍他肩膀。
“军中适合接替董卓统军的有三人,一个是臧旻,二个是曹操,三个就是你……臧公年岁不小,不愿与你们争功,老早就让出来,但你可知我为何选你?”
“不知!”王旭轻轻摇头。
皇甫嵩面露微笑。
“你大度容人、目光远大,堪与孟德相当,机智应变、韬略文采,你远逊孟德,但你更怜惜将士和百姓的性命,孟德善待将士和百姓是出于理智,而你善待将士和百姓是出于仁心。”
王旭愕然怔立。
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哪知皇甫嵩观察得如此细微。
皇甫嵩淡笑接口。
“你好好去准备,明早就率领本部兵马赶往魏郡,繁琐事宜……我都已经替你办好。”
“谢谢将军!”
王旭诚恳行礼,思量着走向帐外。
“且慢!”
皇甫嵩突然挥手。
王旭疑惑地顿住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