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接到朝廷任命的那个晚上,王旭就辗转难眠,担忧自己年龄小,资历少,难以服众,而且河北这支朝廷主力接连变更主将,人心散乱,编制驳杂,极难驾驭,稍有不慎就会被架空,成为没有实权的摆设。
他结合皇甫嵩的告诫,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以诚驭军,用共同目标和破敌决心来凝聚军队。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很正确,至少已经初步获得各部将领认可,待讲明军纪,他便面露微笑,彷如与众将相交多年,做出亲近的姿态。
“诸位将军都清楚目前情况,首要问题是安置一万多黄巾降卒,无论有什么想法,大可说来听听,不管对错,一律不追究责任。”
议事厅西侧瞬间有一将抢先抱拳出声。
“末将认为军中各部都有折损,编制不齐,这批黄巾精壮最好分散到各部,既能避免黄巾聚众生变,也能充实战力。”
“嗯!确实是不错的提议!”
王旭含笑点头。
“不过有个小小的问题,若把黄巾降卒全部拆散整编,他们势必没有归属感,担心受到欺压蒙骗,导致惶惶不安,心生猜忌,诸位认为该如何解决?”
他若有若无地瞥一眼高顺和徐晃。
两人心领神会,彼此对望一眼,高顺拱手回说:“将军,不如把多数黄巾编入各部充实战力,再分出一到两支单独的黄巾部曲,如此既可以防止大量黄巾降卒聚集,也能安抚他们的心。”
王旭故作沉思。
“嗯……不错的想法。”
他转头看看宗员和下首的郭典。
“宗将军和郭太守觉得如何?”
郭典意味深长地笑笑。
“属下以为甚好。”
早就与他商议过的宗员更没有意见。
“在下认为合理。”
王旭故作迟疑。
“那……两位觉得由谁统领黄巾部曲更好?”
这么绕来绕去是为了消除众将疑虑,若直接开口任命,众将不了解实情,或多或少会认为他任人唯亲,心生不满。
郭典和宗员混迹官场多年,早就看穿他心思,本身也知晓任命谁合适,有心配合他。
宗员思量着接口。
“在下觉得张靖挺好,他原本是黄巾将领,驾驭黄巾降卒得心应手,外加忠心得到考验,最为适合,此外他策反和收降很多黄巾,公开揭露张烈罪行,功劳不小,理当提拔,借以展现朝廷恩德。”
跪坐下首的郭典笑着附和。
“宗将军此言甚是,属下也觉得如此安排最好,不过最终如何,还是由王将军定夺。”
眼见郭典不但配合,还抬高自己威信,王旭望他一眼,眼神暗含谢意。
如今王旭虽然受命统军,但终究是没有明确编制的讨贼中郎将,原本并无统属,而宗员是镇守边疆的护乌桓中郎将,郭典是统管一郡军政的太守,全是实权人物,威望又高,两人若不配合,他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好,既然宗将军和郭太守都有此意,那就升任张靖为军司马,统领黄巾降卒三千,此外再由我亲自统帅三千,其余则分派诸军填充部曲。”
“诺!”
众将齐声应命。
王旭略微整理思绪。
“诸位将军前日大败张梁,使得我们军势占优,今后战事便以稳为主,逐步推进,若诸位在此基础上有好的计谋,现在就可以提出来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