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在两军阵前称呼诸侯为反贼,胆量真是不小,须知董卓都没敢消去众人官职,不曾把诸侯起兵的事定性为谋反。
这不是畏惧诸侯强大,实是牵连太广。
参战诸侯和麾下部将关联的门阀超过天下三分之一。
起兵勤王是讨董,政治性质是诸侯带兵进京保护小皇帝,清算董卓掌权后的违法罪行,小皇帝自己没意见,但董卓不认可,调兵阻拦,两边因而打起来,属于掌权诸侯间的争斗。
这种情况只针对参与的个人,不涉及宗族。
反贼是反汉,性质全然不同,若董卓定性诸侯为反贼,便会牵连各路诸侯关联的士族门阀,导致他们全都变成反贼,挟天子而令诸侯就失去政治意义,势必逼得更多诸侯和门阀起兵响应。
董卓混迹朝堂这么多年,纵然残暴不仁,脑袋可不傻,向来只在私下怒骂诸侯是反贼,甚至反而借用朝廷的名义升诸侯的官,实质就是在利用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历史上的曹操也曾利用这个优势,直到步入三国时代才结束。
华雄粗猛倨傲,出身草莽,哪有董卓心思缜密,此刻脱口怒骂反贼,瞬间刺激得各路诸侯双目冲火,说他们是权臣奸贼,他们或许就笑笑,说他们是反贼,便是剥夺他们大汉子民的身份。
华夏的传承思想里,唯独这种事关系到祖宗十八代和宗亲,他们不能接受,至少在如今的时局还无法接受,无不是恨得咬牙切齿!
袁术距离袁绍最近,率先怒道:“我帐下骁将俞涉可斩华雄。”
袁绍回头看他一眼,心里不希望他立功,又不好明言拒绝,犹豫片刻,终是点头:“好!”
袁术大喜,急声喝令。
“俞涉何在,速斩华雄!”
“末将领命!”
袁术部曲中冲出一人,身披枣红重甲,手持丈二铁矛,魁梧壮硕。
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华雄双目圆瞪,大刀划拉个十字,大吼着催马迎上。
霎时间。
战鼓“咚咚”轰响,士卒沉声呼喝,各自为己方将领助威。
“铛!铛!铛!”
两人战不过四合,一通鼓尚未成势,看似强壮的俞涉尽落下风。
他心知不敌,荡开华雄的斜斩,拔马回走。
华雄武艺精湛,没等刀势落尽,突然反手回削。
“噗!”
鲜血飙溅而出。
观战的袁术瞬时眼睛虚掩,不由自主地避过头去,似乎不忍看到爱将殒命。
华雄用刀挑起俞涉头颅,挑衅地伸向众诸侯,张狂大笑。
“哈哈哈……这等贩夫走卒也堪为将,你们真是笑煞我也!哈哈哈哈……”
各路诸侯怒不可遏,但也升起些许忌惮。
俞涉这员小将在早前战斗中表现不错,如今几合被斩,众人不得不掂量麾下武将的实力。
身为盟主的袁绍非常气恼,厉声喝问:“谁还敢战?”
稍远些的刘备意欲答话,但他离袁绍较远,刚催马跨出一步,冀州牧韩馥已抢先出声。
“我麾下大将潘凤可斩此人!”
“好!出战!”
气急的袁绍果断应声。
一个扎髯大汉从韩馥的部曲里奔出,身披黑甲,手提大斧,胯下黄骠马,威风凛凛。
“华雄狗贼休得张狂!待我潘凤来取你狗命!”
击鼓的兵士吸取教训,不像先前那样由缓到急,而是直接发力猛敲,营造威势,试图帮着震慑敌胆。
“铛!铛!铛!”
潘凤明显强过俞涉,两马相交厮杀十余合,半点不露败象。
本有些颓丧的联军士卒再次发出震天吼声,竭力为潘凤助威,诸侯也略微舒口气。
王旭深感惊异。
什么情况?
潘凤能跟华雄打成平手?
他心里刚升起迷惑,场中形势陡然剧变,华雄似乎被激怒,气势飙升,突如其来的三连斩迅猛异常。
潘凤措手不及,左支右绌。
华雄没给他喘息机会,双臂蓄力,横向猛劈。
“铛!”
伴随着刺耳的金铁交击声,火花四溅,潘凤手里的大斧生生被击飞。
华雄顺势斜斩,齐肩劈下,潘凤当场毙命。
鼓声顿止,群雄惊骇。
诸侯联军的助威声消失无踪。
董军将士则声威大震,华雄横刀立马,满面蔑视,纵声狂笑。
看到诸侯被震慑,王旭心知是出手的时候,径自催马走到阵前。
“本初兄,不如让我麾下部将出战。”
刘备此时正向袁绍请战,说关羽勇武非凡,必能斩杀华雄,袁绍本想同意,却见王旭越众而出,心里瞬时大喜,转而安抚刘备。
“玄德莫急,子阳贤弟麾下人才济济,应当无忧,若是不行,再令你二弟出战如何?”
“诺!”
刘备丝毫没有不满的意思,微笑着朝王旭拱拱手便策马退回。
王旭很忌惮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客气地抱拳还礼。
刘备后边的张飞非常气恼,双眼圆瞪,意欲上前质问,旁边关羽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