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向!你的神枪甲士确实不错,骁勇善战不说,也非常有人情味!”
“他们确实都是天下最好的勇士……刚刚胡言乱语的大汉是与其兄长同时从军,出身猎户,习武很刻苦,而且与喜娃是同乡好友,目前都担任什长,尤其是他兄长很出众,原本末将想提拔他兄长担任队率,可惜他在早前奇袭召陵的时候不幸阵亡……他是跟着我首先冲上城头的,死得很英勇。”
众将齐齐变得沉默。
半晌。
王旭轻叹口气。
“文向,我不是说过亲兄弟不得同时上阵么?”
“他们家有四个兄弟,两个姐妹,并不在限制,目前有三兄弟从军,他是老幺,阵亡的是老二,老三则在青龙骑士效力,据说已经升任军候。”
“嗯!那就任由他们吧,平日里不要管太多,只要遵规守矩,不胡乱惹事就好!”
“他们知道军规,绝不会违背律例。”徐盛自信地说。
王旭有心借机了解各部亲兵的家庭情况,便顺口问说:“对了!他的家人过得怎么样?”
“目前都还好!”
徐盛笑着接口。
“他们家原本很贫苦,但几兄弟都愿意追随主公,在战场上很拼命,获得不少封赏,如今已算是当地少有的富户,而且末将曾做媒牵线,介绍他们的姐姐与中郎将杨龄认识,两人情投意合,已经成婚许久,他们的小妹则尚未成年。”
“中郎将杨龄?哪个中郎将杨龄?”王旭诧异地问。
“就是协同刘磐去往武关的杨龄。”
“杨龄娶妻都不告诉我?”王旭满目愕然。
不远处的徐晃笑着插话:“主公!杨龄当时刚好归属我管辖,我知道这件事……主公真是不能怪人家杨龄,当时主公即将发起汉中战役,人家女子非要在出征前嫁给杨龄,可谓情深义重,杨龄是在军营里含泪成婚,总计就我跟徐盛几人参加,没好通知主公。”
“原是这样……诶,不行,不行,虽然我没有吃到婚酒,但我这个主公终是要略表心意,待我回到襄阳便找文雅商量,看看送……”
王旭的话还没有说完,凌婉清的声音突地远远传来。
“主公!襄阳急报!”
“嗯?”
王旭回头看向快马驰来的凌婉清,神色微有些疑惑。
“什么事这么急?”
凌婉清略为打量周遭兵士,压低声音说:“西凉武都郡的蛮族联合一个中等羌族部落和一个氏族小部落进犯,合计四万多人,试图攻取阳平关,扬言要为当初火烧阳平关一役复仇,目前汉中太守魏延令中郎将霍笃留驻汉中,自己则带着副将鲍隆统兵两万进驻阳平关。”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
王旭不以为意地笑笑。
“武都的羌族、蛮族和氏族虽然战力强,但就是一盘散沙,彼此争斗,向来没有统属,魏延手里的兵力充足,再有阳平关天险,足以轻松应对。”
“主公!危险不在这里!西川成都的谍影部众刚刚传来八百里加急,说是益州有兵力调动,骁将吴兰和雷铜秘密率兵奔赴白水关,明显是要与杨怀汇合,属下担心他们想趁机偷取汉中!”
王旭的神色渐渐凝重。
“兵力多少?”
“三万!若与白水关的杨怀部合计,便有四万余人!”
“什么时候的事?”
“四天前!”
凌婉清的语气很肯定。
王旭思量着道:“也就是说吴兰和雷铜至少已经走四百多里,嗯……确实不能耽搁,赶快传令襄阳的赵云和周智,令他们率领一万青龙骑士火速驰援汉中,不得有片刻耽误。”
“诺!”
凌婉清低声应命,但随即又抢着接口。
“此外……武陵蛮族叛乱。”
“什么叛乱?”
“武陵蛮族!”
“你再说一遍!”王旭仍旧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武陵蛮族发起叛乱!”
凌婉清面无表情地回应。
王旭瞬时怒不可遏。
蛮族叛乱非同小可,他们与各方诸侯的军队完全不同,习惯于抢掠屠杀百姓,而荆南是荆州将军府的根基,经过多年建设,好不容易才富饶起来,人口也逐渐稠密,若武陵蛮族大肆攻伐屠戮,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荆南一朝回到十年前。
“武陵蛮族已经臣服多年,大量族人与汉民混居,甚至稳定派人来服兵役,怎么会突然叛乱?刘敏这个蛮族都督是怎么当的?目前的局势究竟怎么样?”
“护蛮族都督刘敏目前率兵困守在宁远县城,由于形势太乱,我们暂时无法确定蛮族叛军的具体数目,而刘敏的表兄,也就是桂阳太守蒋琬已经率兵三千驰援武陵,武陵太守刘度则调遣三千将士进驻观阳县,但叛乱蛮族的声势很大,各方都处于守势。”
“这又是什么时候的事?”
王旭气得大声斥责。
“怎么连桂阳的蒋琬都已经出兵,我才刚得到消息……快马从武陵跑到这里需要多久,我可是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