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缜密,观察入微——这是王旭对诸葛亮的第一印象。
他跟着庞统进到诸葛亮家,挨着窗边的桌案席地而坐,待诸葛亮沏茶的时候,庞统疑惑地问:“孔明,怎么仅看到你的姐妹,子瑜和令弟诸葛均为何不见人影?”
“他们随叔父外出游玩,恐要入夜方归。”诸葛亮淡淡笑道。
庞统略为思量,突然若有深意地问:“孔明可知我们的来意?”
“略有些猜测。”诸葛亮的微笑令人如沐春风,非常有亲和力。
“你作何打算?”庞统急问。
“唉!”
诸葛亮轻轻叹口气,只是不住摇头,全然没有接话的意思。
王旭皱眉接口:“此番诚心请求阁下出山共谋大业,何故叹气不语?”
诸葛亮看了看他,欲言又止。
这种神态令王旭无法找到突破口,禁不住看向了庞统。
庞统略为打量诸葛亮,迟疑着说:“孔明……我的眼光,你亦知晓,主公是少有的明主,如今投效也正得其时,而且主公亲自赶来邀请,以礼相待,为何还有顾忌?”
诸葛亮仍然沉默不语,仿佛在权衡什么。
这种情况令王旭非常疑惑,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愿效力刘备是因为曹操和江东已成大势,而刘备尚且是依附于刘表的小诸侯,纵然是明主,也已错过好时机,刘备是依靠诚心和仁义来感动诸葛亮,但如今的卫将军府不缺天时地利人和,而且他也不缺仁义,自是想不通诸葛亮为什么犹豫。
庞统同样迷惑不解,看着沉默不语的诸葛亮许久,他忍不住把自己早前得知的事实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他知道诸葛亮很在乎效力对象的仁德和品行。
果不其然。
诸葛亮听完庞统的话,神色变得愈加复杂。
“将军是兼具仁德与才智的明主,确有安定天下之姿。”
“既然如此,孔明何故迟疑不定,你我若协力辅佐主公,必能使天下早安。”庞统急声道。
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目光悠悠地看向王旭。
“将军!卫将军府帐下已有贤臣良将无数,且尽皆功劳卓着,鄙人若效力将军麾下,恐难以发挥所长,只是徒养闲人罢了!”
王旭顷刻就明白过来,虽然诸葛亮说得委婉,但他确实懂了,诸葛亮效力的前提是——权。
深知诸葛亮心思的庞统迅速领会到诸葛亮在顾虑什么,他担心王旭误会诸葛亮要权是贪恋权势,立时便出声给诸葛亮台阶。
“孔明,依你我二人之才,无论担任何职,皆能卓越,早晚必能获得主公信赖,何必急于一时?”
诸葛亮缓缓起身走到门边,轻摇着羽扇眺望远方田野。
良久。
他陡然回转身,羽扇指着门外道:“将军,鄙人虽远在江东,却听闻将军府曾有动乱,对否?”
“不错,有人图谋不轨,意欲挑动内乱。”
“将军!”
诸葛亮笑了,羽扇轻摇。
“恕鄙人妄言,奸人挑拨仅是外因,实则源于派系争斗。”
王旭的眼神猛然转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