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目视谍影部众远去,心情大好的王旭再度看向最后一人。
“你且说说幽州。”
“回禀君上,曹操于去年末亲自率部北伐幽州,袁熙和袁尚虽竭力抵抗,但无能匹敌,程昱随之说服袁熙的部将焦触和张南归附,使得二人临阵倒戈,配合曹军击破了袁氏兄弟,此后袁熙和袁尚率败兵北逃至乌桓部落,得到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乌桓王蹋顿,乌桓大人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率十万乌桓骑兵相助,双方再度陷入僵局。”
乌桓人出兵相助袁家是王旭意料之中的事,因为历史记载就是如此,而眼下的局面也大同小异。
乌桓人与如今非常强盛的鲜卑族人一样,属于古老的东胡部落之一,原本也很强大,直到几百年前匈奴人击败了东胡,乌桓族才逐渐衰落,被迫臣服于匈奴,且迁徙到乌桓山附近生活,并因而得名。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曾数次北伐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生生将其打出漠南,乌桓人便臣服了大汉,迁徙到靠近幽州的地区居住,也起着监视匈奴人的作用。
光武中兴之后,大汉迎来短暂的繁盛,乌桓人再度南迁,少部分人开始摆脱部落生活,尝试与汉人混居,但大多数仍然以部落形式存在,由护乌桓校尉或护乌桓中郎将管辖。
这种松散的管理方式令乌桓再度兴盛,如今大汉衰落,那些单于和大人自然也就升起野心,当年乌桓大人丘力居伙同中山太守张纯及渔阳人张举造反,杀死了时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和辽东太守阳终等人,逐渐成为北方的祸患,直到刘虞被调任回幽州牧才平息。
早年王旭游历塞外回归时,便因为丘力居和张纯、张举叛乱而费了些周折。
丘力居病死之前觉得儿子楼班年龄太小,便令从子蹋顿掌权,但他过世之后,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乌桓大人还是合力逼迫蹋顿退位为王,转而推举楼班为单于。
蹋顿向来很有野心,早年便暗暗积蓄实力,试图效仿匈奴冒顿单于和鲜卑檀石槐在北方草原建立霸权,促使乌桓人重登巅峰,但他实力不够,也缺乏底蕴,因而主动结好大汉诸侯来谋求支持。
当时蹋顿有两个选择,一是支持公孙瓒,二是支持袁绍,但公孙瓒非常愤恨胡人,若他掌权,乌桓不会有好日子过,所以蹋顿支持袁绍,时常配合袁绍袭击和骚扰公孙瓒,继任单于的楼班同样如此,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乌桓与袁家的关系非常紧密,甚至于乌桓的单于封号都是袁绍假代朝廷册封。
如今袁家濒临灭亡,曹操挥军北伐,乌桓若不合力抵挡,便无法再度崛起称霸,因为他们很清楚曹操的心比袁绍更大,绝不会允许塞外重现类似匈奴那样的霸主。
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因而乌桓出兵抵抗在王旭的意料之中。
此时王旭把北方的形势在脑中大致梳理了一遍,便再度出声询问谍影部众。
“袁熙和袁尚败逃到乌桓是何时传来的消息?”
“两个多月前。”
谍影部众思量着接口。
“消息从北方传到襄阳花去不少时日,而我们抵达交州之后,发现君上行军隐秘,无法得知君上的确切位置,跟着绕了许久才转回郁林,期间辗转周折,又耽误了不少时日。”
“嗯!辛苦了!”
王旭含笑点头。
“你们转告襄阳那边,若再有消息传来却找不到我,只要不是极其机密的事,交到孔明或徐盛等人手里也行。”
“诺!”
谍影部众走后,王旭独自伫立在城头的女墙边,眺望着远方的蓝天白云和群山绿林思绪起伏。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