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零六年六月初八,雄踞华夏东南的孙坚手持天子诰命登坛祭天,进位吴王,国号“吴”,虽然孙坚知道此番曹操逼迫天子册封自己是别有用心,但结果对于两家都利大于弊,他自然不会拒绝。
盛大的进位仪式令吴国举国欢庆了足足三日,孙坚大封群臣,凡是跟随他的有功之臣、有能之臣无不封侯拜将,一时间,吴国上下空前团结,且树立起争夺天下霸权的目标,外整武备、内修政德、励精图治,轰轰烈烈的改革悄然展开。
半个多月后,也就是王旭在凉州与混血美女分开之前两天,大汉朝堂发生“群贤上书”事件,戏志才、贾诩、陈群、王朗、钟繇、华歆等人为首的大臣群起上奏,尽言曹操之丰功伟绩,谏言恢复丞相之职,且擢升大将军曹操为丞相,全权统管军政事务。
早前曹操虽然执掌军政,但属于暗中掌控,名义上仍是由三公九卿统御群臣。
天子尽管不愿,但势单力孤的他没有选择,唯有在万般无奈之中准奏。
十天之后。
天子的不安尚且没有消散,又一道奏章呈上朝堂,狠狠给了他最后一击。
数十位手握实权的文武联名上奏,言吴国孙坚已然进位,楚国新王也已册立,总掌大权的曹操辅佐天子,名位却不如封国国主,既不足以威天下,也不足以振朝纲,更不足以中兴大汉,因而恳请天子赐封曹操为魏王,借以威慑吴、楚两国,早日安定天下。
这份奏书还细数了吴、楚两国的多项罪责,例如不按古礼朝见天子、不纳税进贡、不服天子号令之类。
事实上。
满朝文武,甚至包括天子本人在内,谁都能看懂这封奏书。
纳税进贡?
早在十多年前,各地诸侯就已经不向皇室纳税进贡。
朝见天子?
谁敢进京朝见,谁又会进京朝见。
不服天子号令?
如今的天子毫无实权,曹操和群臣怎么说,他就只能怎么做,形同保管玉玺的人罢了。
朝议之时,天子泣血。
他坐在象征皇权的卧榻,俯身趴在桌案,颤抖着握紧玉玺,久久都不愿落印。
他痛哭着细数皇室对众多门阀旺族的厚恩。
他痛斥着造成大汉腐朽的所有人。
他声嘶力竭地哀哭,但……一切都毫无意义。
“恳请陛下落印!”
“恳请陛下落印!”
“恳请陛下落印!”
无数人怒瞪着眼睛,拔出了刀剑,正如早前他们被无数刀剑架在脖子一样。
无人能逃脱历史的因果,腐朽的大汉终究走向落幕。
“孤……孤欲重振朝纲,孤……孤欲中兴大汉,孤……孤有心弥补过错,诸公何故如此!”
“不信!”
“不信!”
“不信!”
“……”
“败坏礼法之时,何尝不讲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