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王旭对少年的选择深感惊讶,但没有任何劝阻的意思,随着年龄渐大,他越发不喜欢干扰别人的决定,既然已经讲清利害,别人如何选择便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不多时。
颜良迈步来到场中,他随意抓起一柄大刀挥舞几下,含笑看向了少年。
“用你最擅长的兵器,撑过六十招就过关,不准用卑鄙手段。”
“长枪!”少年很镇静,脸颊没有任何惧色。
“自己选一把重量合适的。”
“嗯!”
少年走到兵器架仔细挑选,很快便取出一把较轻的长枪来到场中摆开架势。
“颜良,此子过于年少,用五层力就好,能撑过六十招便算他过关。”王旭的声音突然传至场中。
“诺!”
颜良一边应声,一边劈出了手中的刀。
少年的武艺虽然不弱,但比起颜良还是差得远,即便颜良只用了五层力,战局仍是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不过,少年的表现很出乎王旭预料,因为能挡住颜良五层力的少年也真是凤毛麟角。
最重要的是少年足够机智,他自知不是对手,便聪明地利用起周边环境边打边退,强行坚持到第六十二招才被颜良挑飞长枪。
如此侥幸过关令少年略带稚气的脸庞浮现起笑容,似乎已经从首轮的打击里调整过来,而后进行的兵法、战阵、操练军士、指挥对战等项目,少年每样都考,哪怕是文才方面也同样接招,虽然成绩始终徘徊在下等或勉强合格,但真就被他一个接一个给过了。
当少年勉强撑过王旭亲自设下的奇门阵法考核,他脸庞的笑容越发灿烂,因为这已是最后一项。
“你今年多少岁?”王旭问。
“已……过十……十三,虚……虚岁十四。”
“嘶……”
周遭的卫兵已被少年折服,此时听他说出年龄,顿时齐齐倒抽一口凉气。
王旭则是开怀大笑。
“十三岁的年纪……不错,不错,虽然每科的成绩都是下等,但着实惊艳,足以令不少朝中文武汗颜,嗯……你的综合成绩可定为优等,不过,这是因为你的年龄,而你确实还有很多的不足,我打算让你暂时担任太子舍人,陪同王太子读书习武,厚积薄发,力争成就大器,你认为如何?”
“多……多谢楚……楚王!”
少年早已对眼前的楚王佩服至极,当场便高兴地答应下来。
王旭突然发现尚且不知对方的姓名,不由问说:“你姓什么?何方人士?”
“草民南……南阳人氏,姓……姓邓……名……名艾!”少年激动地说。
“邓艾?”
王旭惊愕难当,禁不住在心里默默念叨:难怪!难怪天分如此妖孽!不愧是邓艾!若好好磨砺他的性子,势必能取得比历史更高的成就。
历史上的邓艾是亲手破灭蜀国的人,便是姜维也很难在他手里讨到好处,唐代和宋代都将其列入武庙供奉,公认为历史名将。
王旭心里在念叨,但嘴上没有多说,他害怕过多赞誉会捧杀掉尚且是少年的邓艾,若其不再努力提升,极易废在半途。
“邓艾!你先去陪你母亲,稍后会有人来安顿你们母子,一应所需但可告诉来人,今后也在襄阳住下,待谍影部众核实你们的身份之后,便进宫与王太子一起好好努力吧!”
邓艾激动得难以自制,连行礼都忘了,直接就冲去与母亲紧紧相拥,母子二人皆是不由自主地泛起泪光。
王旭没有打扰他们,转而把目光投向静静伫立的壮硕大汉。
“你选什么路?”
“草民选将!”大汉回答得铿锵有声。
“将有很多种,你觉得自己偏向什么?”
“嗯……”
大汉显得有些犹豫,隔了好一会儿才猛地抬起头。
“勇将!”
“行!那就先把那边的鼎举起来,算是入门考!”王旭含笑指向左侧的青铜大鼎。
大汉扔掉原本挂在肩膀上的包袱,大步走到了青铜鼎面前,短暂的沉默之后,他双腿微蹲,吐气开声,直接抓起青铜鼎的耳朵就往上举。
霎时间。
他浑身的肌肉鼓胀而起,生生把衣衫都撑大了一圈。
“很不错!”颜良瞬时眼睛放光。
“确实不错!”王旭赞许地点点头。“行!入门考核过关,接下来的首轮便是武艺,不过你既然选勇将,武艺便是必考,要求也更严格,可不会像小邓艾那般轻松,希望你不要大意失误!”
“草民绝不怠慢。”壮汉朗声回道。
“行!你跟颜良将军交手,马战能过二十五合或步战能过六十招就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