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虽然没能列入唐宋时期的武庙,但同样是历史名将,而且姜维的父亲姜囧很奇怪,史册三国志仅记载一句:(维)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记载看起来很不显眼,汉末时期各种将军名号多如牛毛,郡功曹自然不算高位,但他在阵亡之后却福泽后人,使儿子姜维被赐官,只能说明姜囧很有名望,深受他人敬重和推崇,而且曾在战场有惊人的表现。
得知早前与甘宁激战数十合不败的人是姜囧,王旭顿时释然,汉阳冀县,也就是天水冀县的姜家本就是传承久远的旺族,一代托举一代,养出姜囧、姜叙、姜维等人自然毫不奇怪。
“奉孝!我要姜维父子!”
王旭淡淡的声音满含肯定,因为他非常欣赏姜维,试图将其培养成华夏的擎天之柱。
如今挑起楚国大梁的文武正当壮年,人人能力出众,自是不缺姜维,但熟知历史的王旭很清楚继承人的重要,眼下最受他器重的少年不外乎董允、费纬、邓艾等人,但单是他们几人远远不够。
作为转世而来的人,他从没想过楚国能千秋万代,压根儿不做这种违背规律的白日梦,但两三代人的努力足以保证华夏几百年的繁荣昌盛,保证几百年的迅猛发展,推动时代加速向前。
如此便不会再有五胡乱华,不会再有华夏文明的断层,不会再有无数古籍、文明瑰宝和奇技绝艺失传,确保子孙后代失势或还权于民之后,仍旧能在良好的环境里继续探索前路。
郭嘉不知道他想得那么远,但他能理解王旭为何爱才,片刻的错愕之后,他恭敬地拱手行礼。
“属下定然尽力设局活捉……但主公若想收服姜维父子,俘虏姜叙就不能杀,依属下所知,姜囧与姜叙的感情极为深厚。”
“你有没有办法说服姜叙?”
“没有!”
郭嘉说得很肯定,但等到王旭面现失望的时候,他又似笑非笑地说:“虽然属下做不到,但楚国有一人可以。”
“谁?”
“武都太守杨阜!”
“杨阜?”
“当初主公北伐司隶时,钟繇被迫抛弃杨阜和张既,而两人拼死断后,尽忠尽职,最终又为避免无意义的伤亡而投降,此后杨阜有感主公仁义,忠心耿耿,在任期间为国为民,深受百姓爱戴……这杨阜与两人的关系就非常好,嗯……杨阜与姜叙是至亲的表兄弟。”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