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县历史悠久,始建于秦武公十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却仍是凉州南部的交通枢纽,而且经过几百年的修缮和发展,其城池颇具规模,属于凉州乃至天下都少有的大城镇,王旭率部进驻之后,毫不犹豫就把指挥中枢定在这里,而且在此对顺利汇合的两路兵马进行了重新布署。
车骑将军张辽率领牙门将军王雄、镇远将军张嶷及六万精锐兵马进驻了陇西郡北部的首阳县,驻扎在着名的白石山东部,负责防备已经退守陇西郡府狄道的庞德。
平南将军韩猛、平西将军王凌率领三万兵马进至鸟鼠同穴山,遏制丝绸之路的中转通道,仍然归属张辽指挥。
两军互为依靠,一北一南,彼此策应,控制贯穿陇西郡南北的两条大道,且寻机破敌。
征西将军魏延、威烈将军甘宁率领七万兵马进至汉阳郡北部的平襄县境内,负责防备平襄县北方祖厉、勇士两县的凉州军,同时也与西边首阳县的张辽相互照应,南方则有冀县的指挥中枢支持。
横野将军廖化单独率领三万兵马进驻平襄东北方的阿阳县城,不求进取,只求不失,同时要策应位于阿阳县东边的鸟氏县。
早前驻守在街泉亭的张任、何仪、陈应则率领麾下边军增援鸟氏县的赵云,街亭只留千人驻守。
原本留守陈仓的诸葛瑾率部西进凉州,加强对收复地区的守备。
五月中旬。
典农大将军文聘遵奉丞相诸葛亮之命,带着大量官吏赶至凉州接管已收复地区,而且迅速展开了政令层面的攻势。
…………
凉州的夏天非常炎热,尽管它的冬季很寒冷,但夏天的太阳完全不会因此受任何影响,而且昼夜温差特别大。
这种气候条件令楚国将士很不适应,白天穿着战甲时,如同深陷烤炉,而晚上又凉风习习,不盖被子都不行,好些适应能力不强的将士都出现生病的情况。
这日入夜。
王旭带着郭嘉和诸葛瑾巡查伤兵营,心里多少有些忧虑。
“近日患病的将士有增多的迹象,着实不是什么好兆头。”郭嘉轻声道。
“确实有些麻烦。”
王旭回头看向远处的伤兵,眉头越皱越紧。
“若是普通的病症还好,最怕出现传染性疾病,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子瑜,你督办的医官征调事宜完成得怎么样?”
“襄阳回信说沮司空已带人执行,太常向朗也亲自北上雍州,试图先征调些雍州的医者来应急,但寻常医者都不愿意随军,执行起来有很多难处。”诸葛瑾回道。
“这些我不管,军中的医官不够,半月之内,必须把首批医者送到,将士们征战不易,为的是楚国安稳,分田分地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安稳日子也是大家享受,如今该他们付出的时候,谁敢不从就以抗命论处,嗯……该给的薪俸还是要给,人家也要养家糊口。”
王旭想了想,再度接话。
“前线的随军医官或医者也要妥善安排,尽量提供好的条件,若有突发事故,务必保证他们优先撤离,这也是将士们的责任。”
“属下定然尽力而为。”郭嘉含笑应声。
“嗯!”
王旭再度迈开了脚步,或许是觉得有些凉,他不由自主地紧了下衣服。
“对了,孔明的策略有没有成效?”
“很顺利,尤其是各处县城的成果比较明显。”
郭嘉笑着接口。
“凉州百姓起初有怀疑,但我们楚国的官吏处理得很及时,主动发放些物品,尽管不多,但能取得百姓信任,只是,此事终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续推行才能令更多百姓认同,真正难以处理的是乡里,我们人手不足,而百姓的敌意又很强,暂时没有太大进展,不过属下已经传令各方,令他们派遣军士游巡乡里,传播楚国政令,坚持下去就必定会有进展。”
“那就好!”
王旭早知道会遇到困难,因而对此刻的进度还是比较满意。
“政令的推广要加强,这影响到我们是否能一举收复凉州,你是知道的,情报显示,魏国和吴国的军械所在没日没夜的生产,矿物开采也很快,若明年夏天以前不能彻底击破凉州,我们将面临多线作战的窘境。”
“主公大可安心,依孔明的政令执行,秋收之后,必能使凉州人归心。”郭嘉肯定道。
王旭回头看他一眼,微微露出笑容。
“你认为秋收之后,百姓们得到实惠,便能引发别的凉州百姓羡慕,转而支持我们?”
“不仅如此,属下前些时日已经命人在敌境散播楚国的政令,用不了多久就会人尽皆知,待秋收之后,凉州百姓看到实际成果,必定再无疑虑,而凉州军却不得不征收重税,毕竟他们征调的兵力远远超过负载,积粮撑不了太久。”
“行!挺好!不过……凉州高层会竭力封锁消息!”王旭道。
郭嘉不以为意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