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必须扼杀掉!
而人才也要广招,这姜维,还有前面提到的王平,就很不错。
必须尽快招进来,不能给其它势力机会。”
刘备下定了决心。
随后,他又不由转头看向了旁边的刘禅。
被这一看,刘禅的心那是怦怦直跳。
所幸的是,刘备最后只是轻抱住了刘禅,有些心疼道:
“苦了你了啊!”
想想自己死得这么突然,诸葛亮也病逝,想来蜀国是一片混乱。
这个时候,身为皇帝的刘禅,日子肯定不怎么好过。
想到这,他就有些心疼这个儿子。
见他这个反应,刘禅隔着肚皮摸了摸自己的心脏,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说实话,听到自己投降的时候,他的心就是一紧,生怕会说他的黑料。
那样的话,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万句骂“反击的羔羊”的句子。
好在的是,最后电台并没有说,他暂时躲过了一劫。
......
穿越者群。
“(蜀汉)刘禅:可吓死我了!”
“(秦)胡亥:放心吧,接下来肯定会有你的内容。”
“(蜀汉)刘禅:滚滚滚......”
......
画面继续。
【扯远了,继续说回司马懿。】
【西汉的陆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说的是,天下安稳,就要注意丞相,以防被他夺权,而天下危急,就要注意将军了。】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显然是“天下危”。】
【这个时候,真正的威胁不在于执掌朝政的那个人,而是在外领兵的那个人。】
【当时的魏国皇帝,或许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防了一手。】
【等到诸葛亮一死,关中安定下来,他就立即将司马懿调回朝中,并将其官职从大将军升为了太尉,不再让司马懿接触军队。】
【如果这个措施,能够执行下去的话,那么说实话,司马懿也没有什么篡位的机会了。】
【可惜的是,并没有。】
【当时辽东这个地方,有人叛乱,自立燕王,并与孙权、鲜卑勾结,来势汹汹。】
【面对这种情况,魏国自然要前去平定。】
【可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适合的人。】
【究其原因,还是三国那些人才,都死了,剩下的人都不怎么样。】
【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让司马懿去领兵了。】
【后面都是这样,每次有仗打了,就派出司马懿,仗一打完,就立即调回朝中。】
【这让得司马懿的威望,是越来越大。】
......
大汉位面,公元前200年。
“陆贾?没有想到他竟然也流传到了千古。”
刘邦有些感慨道。
能被后世之人提起,流传了千古,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不过啊,他的儒家,我是真的不喜欢!”
刘邦又是轻摇了一下头。
当初汉得到天下,这个陆贾就经常在他面前,说什么《诗书》、《尚书》等儒家典籍,弄得他是烦不胜烦。
最后,他是实在受不了,说了一句:
“我是在马上,打得的天下,要诗书何用?”
结果没有想到,陆贾当即回怼道:
“陛下能在马上得到天下,又岂能在马上治理天下?”
这一下,让得刘邦顿时不知道怎么反驳了。
不过虽然烦,但不得不说,陆贾的治国之能还是有的。
他吸取了秦朝和周朝灭亡的经验,利用儒家学说,并结合黄老学说,提出了独特的治国之法,让刘邦受益匪浅,称赞之为“新语”。
当然,称赞归称赞,并不妨碍刘邦讨厌儒家。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听着电台,唐太宗李世民沉默不语,露出了回忆之色。
他的经历,和这司马懿又何其相似。
当初他的兄长,乃至父亲,都在想尽办法想剥弱,甚至夺走他手上的兵权。
但每次一削弱,敌人打来,他们发现不行,打不过,就又得把兵权交回来,让自己出战。
这样的事,来来回回,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
他心里的怨气已经很深了,但他还是尽力忍着。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他忍耐的行为,让他的那个好兄长,觉得他好欺负,竟然想直接下死手。
这下,他想忍,都忍不下去了。
......
画面继续。
【而魏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篡汉的缘故,让东汉皇帝短命的诅咒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
【曹丕四十岁死了,传位给了曹叡,而这个曹叡更惨,三十三岁就死了。】
【皇帝病重的话,就得立辅政大臣。】
【辅政大臣,顾名思义,就是代行皇帝全部职权的人。】
【主要是因为太子年龄小,无法行使权力,于是需要人代行。】
【早在曹丕病重之时,出于对司马懿的信任,他就将司马懿选作了辅政大臣。】
【不过当时太子曹叡已经二十来岁了,没有过几年,曹叡就接掌了权力。】
【这个过程,十分平稳,并没有发生什么血腥的斗争。】
【并且从史料记载来看,这个曹叡对权力的驾驭还是不错的,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
【不过临死之前,他却是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本来他把司马懿调回朝中,已经说明了他对司马懿已经有点不信任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他定下的辅政大臣人选中,竟然有司马懿!】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插曲,最初他定的五个人选当中,并没有司马懿。】
【但有两个大臣,和里面的人有仇,于是疯狂进谏曹叡,让他更改主意。】
【结果曹叡或许是病得太重了,脑子有点不清楚,最后真的改了,还把司马懿加了进来。】
【对了,这两个大臣,一个姓刘,一个姓孙。】
【所以,曹魏确实是亡于孙刘。】
画面之人再次露出了滑稽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