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走在回皇宫的路上,李世民好似忍不住一般,在大笑:
“哈哈哈哈......”
还是朕聪明,让太子讲,自己在旁边看戏。
这样的话,那些大臣,想怼他,都怼不了。
而面对着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些大臣的“怼功”显然开不了全力。
没有看到,哪怕是那个“老东西”魏征,也仅仅只是质疑了几句吗?
嗯!
就这么定了!
反正李承乾也11岁了,该懂事了,以后有啥事就推给太子。
自己这个皇帝,在一旁看戏就够了!
“哈哈!”
跟在李世民后面的李承乾,对于李世民的大笑,异常地疑惑。
貌似宫里也没有听过有啥喜事啊,自己父皇这么大笑,干嘛?
等等,为什么自己会突然感到身子一冷?
......
大明位面,公元1390年。
王三贵现在有点慌,他打死没有想到,自家的田地里面会有一天来大人物。
并且这个大人物,来头似乎还不小。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中间被簇拥的人,应该就是当今的九五之尊,无上的存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现在竟然出现在自家的田地上。
这到底是祖坟冒青烟了,还是怎地?
就在他内心忐忑不安之际,那个无上的存在突然转过身来,看向了他,并伸手招他过去。
“过来!”
守在周围的一名士兵喊道。
顾不上害怕,王三贵连忙赶了过去,在相隔一米的位置停了下来,恭敬问道:
“这位爷,不知唤小民前来,所为何事?”
虽然他已经猜出了这位的身份,但对方并没有透露身份,所以他也没有冒然点破,只是使用了尊称。
“也没有什么事,你种这豌豆,种了有多少年了?”
那位问道。
“小民从我父亲一辈就开始种了,光算小民种的时间,已经有四十余年了。”
王三贵立即回答道。
“听说,你还给豌豆杂交过?”
那位又是问道。
“这......”
王三贵不由一愣,心里满是愕然。
这件事,怎么还传皇帝老儿的耳朵里面去了?
豌豆自花传粉,并不需要人工杂交。
但是年轻的时候,闲着没事干,他就琢磨有没有挣钱的法门。
当然大的,他也不敢干,只能琢磨小的。
这琢磨来,琢磨去,最终让他琢磨到了自家的豌豆上面。
他寻思着,豌豆没有杂交过,若是自己给它们人工杂交的话,其后代豌豆会不会更好?
这个想法自诞生之后,就在王三贵的脑袋里面消不掉了。
可问了一圈人之后,都没人能给一个答案,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这么干过。
既然如此,只能他亲自去试一试了。
他说干就干,划出一块地,开始了他的“杂交实验”。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他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之后的下一代。
结果也没有让他失望,下一代豌豆确实出现了十分优良的品种。
就比如原本只在矮茎出现的圆滑种子,经过与高茎皱缩杂交之后,竟都变成了高茎圆滑。
这么一来,豌豆无疑更加值钱了。
凭着这新一代的豌豆,他多卖出了许多的钱。
这让他是十分高兴,将新一代的豌豆继续播种。
不过他没有再杂交了。
毕竟已经获得了好的豌豆种,没有改良的必要了。
只需要等它们自花授粉,结出和父本一样的豌豆,就够了。
然而,这一次的结果,却是让他失望了。
结出的豌豆,确实有比较多的高茎圆滑,但原来的高茎皱缩与矮茎圆滑,同样也存在一定数量。
甚至于,前所未见的矮茎皱缩都出现了。
虽然高茎圆滑能多卖一些钱,但矮茎皱缩是完全卖不出去。
这么一算,到头来,他甚至还亏了。
并且这个时候,麻烦也找上了门来。
原本买他豌豆的人,有不少人也是想要自己种,然而结出来的豌豆,却是不如他们的意。
如果只有几个人这样,也就算了。
关键是,大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这让许多人觉得被骗了,觉得是王三贵耍了什么手段欺骗了他们。
于是,他们组团找上了王三贵,要求他进行赔偿。
对面人多势众,并且自己也解释不清,确实理亏。
最后他只能好说歹说,掏空了多年卖豌豆赚来的钱,才将这个麻烦解决。
不甘的他又继续实验了一年,发现结果还是不理想。
最后为了吃饭,只能放弃继续实验,老老实实种原来的豌豆。
而被他卖出的高茎圆滑豌豆,也在未来几年间,逐渐消失在市场当中。
同时,他的口碑也坏了,很多人都说他是骗子,不买他家的豌豆。
那一段时间,他的日子是真的难过。
所幸的是,时间抚平了一切,这一段历史最终被人淡忘,他的生活慢慢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原本已经年过半百的他,都快要忘记这一段“黑历史”了。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今天那个高不可攀的皇帝,竟然会来到他的田地,并问起这一段历史。
这是在弄啥呢?
莫不是因为他弄出了矮茎皱缩这种垃圾种子,扰乱了豌豆原本的种子,准备处死他?
毕竟当年就有人,以这个理由,威胁过要报官。
“说话啊,有没有人工杂交过?”
朱元璋见对方愣神,不由追问了一句。
“啊!”
王三贵这才从回忆当中醒过来,随即有些惶恐地答道:
“小民年轻的时候,一时糊涂,才给豌豆进行杂交,如今已经幡然醒悟,望这位爷饶过小民!”
“什么一时糊涂?
你做得好,找一个你这样的人,还真的不容易啊!”
朱元璋有些感叹道。
听到这话,王三贵的脑袋又不由又宕机了一下:
“啥?”
不是来找他问罪的,那还能干什么?
他可没有干过其它坏事!
对此,朱元璋只是一笑,道:
“放轻松一点,只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而已!”
那期电台过后,朱元璋就开始看起了回放,试图理解“孟尔德实验”的内容。
看了无数遍回放,他终于勉强理解了一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