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军史小说 > 历史曝光电台:九个皇帝都自闭了 >第176章 高句丽准备与东突厥联合?

第176章 高句丽准备与东突厥联合?(1/2)

 推荐阅读:高武:全系天才的我还开挂每周一个任务,从闪婚女神开始穿越七零,我的百万物资消失了娇娇王妃:全盛京都在磕cp!开局觉醒金卡炼狱,我将无敌于世漫步诸天穿成恶毒女配后,我只想做咸鱼仙穹之上玄幻:查看人生剧本,开局圣级功法为了无敌,绑架三千圣女!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大清位面,公元1689年。

“朝鲜王朝,对我大清,还是很不服啊!”

康熙喃喃道。

虽然前面那个高丽,与明朝闹得十分不愉快,但后面建立的朝鲜王朝,与明朝关系还是正常了起来。

而如今满族的前身女真,同样居住在东北方向的位置,与朝鲜王朝难免会有所摩擦。

甚至于,明朝还曾经出兵,帮助朝鲜王朝进攻女真。

直到明朝势弱,皇太极决定军事征讨朝鲜,使其归服。

但由于是军事威胁下缔结的宗藩关系,所以朝鲜王朝与大清的关系,远不及其与明朝的关系。

如今朝鲜王朝明面上使用的是清朝年号,但私下里,却还在使用崇祯年号。

甚至于,朝鲜王朝还提出过“北伐论”,主张攻击并消灭清朝,算是一种“反清复明”。

不过后面由于清朝派人查问,军事上的北伐行为在朝鲜王朝消失了,但其思想,在朝鲜民间,还是颇有影响力。

“明朝,你到底有多大的魔力,连朝鲜王朝,都忘不掉你!”

最后康熙如此感叹道。

听到康熙的感叹,雍正不由在心里道:

“废话,没有明朝,朝鲜王朝早就亡国了。”

早在明万历的时候,鬼子大举入侵朝鲜王朝,让其接近了要亡国的边缘。

最后是明朝派兵支援,打败了侵略者,使朝鲜王朝得以复国。

此事,也被朝鲜王朝颂为“再造之恩”。

所以,朝鲜王朝内部一直有“尊明”的思潮。

哪怕是清入关,消灭了残余的南明政权,这股思潮依旧没有消退,反而加上了“反清”。

只不过,由于实力太弱的关系,并没有实际行动。

甚至于后面朝鲜王朝,还专门修建了大报坛,用来祭祀明朝皇帝。

直到后面公元1908年,鬼子再次入侵,无人援助的朝鲜王朝,在鬼子的压力下,才被迫关闭了大报坛。

......

画面继续。

【并且,从法理上,高句丽是汉家旧土,中原皇朝完全有理由收回来,完成统一的最后一步。】

【于是,高句丽全国“治兵积谷”,准备随时迎战隋朝大军。】

【不过好在的是,当时隋朝的主要威胁还是突厥,没空去管高句丽。】

【隋文帝只是要求他们入贡称臣,并没有去动他们。】

【但高句丽对辽西,那是觊觎已久。】

【在忍了几年后,他们终于忍不住动手了。】

【公元598年,高句丽便联合北边的靺鞨,入寇辽西。】

【结果,被当地的一个刺史韦冲,给击退了。】

【但此举,无疑惹怒了隋文帝。】

【老老实实称臣,他还懒得管高句丽,竟然还敢入侵?】

【简直是给你脸,还不要脸了!】

......

大隋位面,公元595年。

“全国治兵积谷,还敢入寇辽西,好胆!

长江之水,比起辽水,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他们竟然敢入寇,究竟哪里来的胆子?”

听着电台,隋文帝杨坚不由怒道。

原本他还以为是那个逆子乱搞,才让高句丽与他大隋为敌。

没想到,还有3年,在自己的位上,他们就敢与大隋为敌。

亏他之前还以为高句丽老实呢!

而且,后面又成为那个逆子的毕生之敌,难道后面高句丽大举入侵中原了?

隋文帝不由这样想道。

......

大唐位面,公元630年。

“咱们大唐,恐怕与高句丽终有一战啊!”

唐太宗李世民如此感叹道。

对于这个让隋朝灭亡的元凶之一,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大唐君臣,都并不陌生。

而以高句丽所展现出来的野心,对方显然并不甘心于龟缩于东北一角,有扩张的意图。

若是扩张的话,再北方的寒冷之地,他们显然没有多大的兴趣。

那剩下的,只有向西的辽西,与向南的百济、新罗了。

辽西是大唐的疆域,而百济、新罗则是大唐的诸侯国,每年向大唐朝贡。

所以,无论高句丽向哪个方向扩张,大唐都不得不出面。

入侵辽西的话,那毫无疑问,是直接出兵了。

若是南下进攻百济或者新罗,大唐也必须出面调解,调解不听的话,为了宗主国的威信,也得出兵了。

综上所述,大唐在未来,和高句丽必有一战。

并且李世民有预感,这一天或许不会太久。

因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虽然将自己搞崩了,但同样让高句丽消耗巨大。

所以在大唐建立的4个月后,高句丽就主动派使者来到长安,表示称臣。

不过当时他的父亲李渊,对于高句丽,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毕竟当初高句丽对隋文帝,也差不多是这么说的,然后呢?

但考虑到当时大唐初立,周围威胁众多,在群臣的劝说下,父亲李渊最终还是接受了高句丽的纳贡。

而如今,高句丽已经平静地休养12年之久。

这个时间,偌大的华夏想要恢复巅峰状态,那有些困难。

但对于高句丽这个小国来说,恐怕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就比如三国时期,高句丽就曾经袭击辽东西部。

公元244年,曹魏开始反击,一举摧毁了其都城。

高句丽王连忙南逃,而摧毁都城的曹魏以为高句丽已经灭亡,也就没有追击下去,选择了撤离。

结果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七十多年,高句丽就卷土重来,重建了都城。

并趁着五胡乱华的空档,再次袭取辽东。

被摧残了国都,都可以这么快地恢复,何况隋朝所造成的损耗呢?

说不定他们正兴致勃勃讨论着如何扩张呢。

开战的那一天,或许不会太远。

想到这,李世民不由露出愁容,道:

“不行,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不能再像隋朝那样盲目作战了。”

“父皇,不如以收我华夏士兵战亡骸骨为由,派人去高句丽,提前侦察情况。”

这个时候,李承乾出声道。

李世民先是一怔,随即在脑中迅速思考了数秒,最后露出喜色:

“好办法!”

实际上,历史上就是大唐遣使,去高句丽收战亡骸骨。

结果使者发现了高句丽为炫耀武功,聚集敌尸,封土而成的高冢,于是就给摧毁了。

然后,使者这一举动,让高句丽王心神不定,害怕大唐怪罪,最后决定在西边修建长城,抵御大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