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咱家买这么多辣椒放着岂不是发了?”老板娘磕磕巴巴的说,
“对!发了!”石大山面色涨红,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咱家走了大运,杨家小姐出京后刚好在咱们这里落脚,咱这才捡了大便宜!”
“而且卖给咱们的价格整整比城里便宜了一大半,城里一包辣椒面可是卖到了四两银子,咱只花一两半银子就买到了,省了大半的钱!”
老板娘疑惑道,“既然这么畅销,杨家小姐怎么不在京中卖完了再出京?怎么还有货让咱们捡漏?还卖这么便宜?”
石大山挥挥手,“管那么多干啥?杨家小姐不是说跟咱有缘么?她诚心帮咱们,日后咱们若有缘再遇上,报答回来便是!”
“当家的说的对,我就是心里不踏实,早知道不收杨家小姐的食宿费了,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时姐妹二人心中惦记宁川的安危,一路急赶,回去时心中惦记着家人,依旧一路急赶。
越是靠近建州,路上遇到逃难的百姓越多,
这些人有的是前几年逃难到建州落户的难民,有的是建州本地的百姓,还有些竟然是建州附近州府的百姓,
他们也不知从哪里知道此次异族大举进攻建州,都在说建州抵挡不了多久,纷纷带着家人准备逃难到安全的地方去。
路过的许多城镇人去楼空,路过的村子也是一片愁云惨淡的景象,地里的粮食还没长成,却已经无人打理了,
明明一个月以前看到的还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战争刚起就变成这番模样,
对战争的恐惧不安无法让百姓们安心劳作,他们迫切的想要为家人寻求活路,于是离开了生存已久的故土,
果然,无论在哪个时代,为战争买单的都是这些底层的百姓们。
队伍里的每个人面色都十分凝重,赶路的速度不由加快了几分,马车没有装货,赶路的速度比去的时候更快了。
日夜兼程的赶路,终于赶到了建州境内,
建州如今战乱,境内还没离开的百姓人人自危,基本不怎么出门,
如今局势,少不得会有许多山匪流民作乱,林云等人虽然忧心前线战事,却也不得不先护送姐妹两人回家去。
好在姐妹俩并不是那等娇弱小姐,直接让他们放开手脚,快马加鞭的赶路,路上没叫过一声苦。
终于赶到青阳县,此时的青阳县县城里空荡荡的,各种店铺全部闭门歇业,平常流动的小摊贩们不见一人,
往常最热闹的街道上也只有四五个行色匆匆的路人。
姐妹二人看了一眼自家菜铺的方向,见铺子也是关门的状态,
杨晚掀开车帘冲林云等人道,“送到这里就行了,我们会自己回村去!”
林云皱眉道,“不行!县城离村子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亲自将二位小姐送到家中去!”
“可是前线………”
“二小姐不用担心,送都送到这里了,不差那一时半刻!”
杨晚是知道他们心中一直惦记前线战事的,自进了建州地界,她便能明显感知到几人的焦躁,
“要不这样,先将车队驾到我家菜铺门口,把车架取下来,你们留张义送我们回村,其余人骑马赶去前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