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时间就来到了殿试,前线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了,赵桓不得不再次整军北上。
“传令各地考生。”伴随着赵桓的话音落下,300多名考生陆续进殿,要不是大庆殿的面积极大,还真招不下这么多人。
等到考生依次就座后,王怀吉也拿出了本次开考的试题。
殿试题目共十道,“问题十通”。
“一问: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
二问:丙为令长,无治声,丁言其非百里才。壬曰君子不器,岂以小大为异哉。
三问:私有甲弩,乃首云止槊一张,重轻不同,若为科处。
四问:丁出见癸缧系于路,解左骖赎之,归不谢而入,癸请绝。
五问:甲与乙隔水将战,有司请逮其未半济而击之,甲曰不可。及阵,甲大败,或让之,甲不服。
六问:应受复除而不给,不应受而给者,及其小徭役者,各当何罪?
七问:乙用牛衅钟,牵引过堂下,甲见其觳觫,以羊易之。或谓之曰:见牛不见羊。
八问:官物有印封,不请所由官司,而主典擅开者,合当何罪?
九问:庚请复乡饮酒之礼,辛曰古礼不相沿袭。庚曰澄源则流清。
十问:死罪囚,家无周亲,上请,敕许充侍。若逢恩赦,合免死否?”
“这就是十道考题,限时一个时辰,现在开始。”
考生们开始答题,几个吏部的官员则在下面转悠,而赵桓则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其实殿试皇帝监考不过只是个过场,皇帝来不来都可以?来多长时间也可以?
毕竟这些读书人还只是学生不是官员。
赵桓坐在龙椅上,目不转睛,这自然是为了给这些日后的官员留个好印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皇帝不是平庸无能之辈。
很快,半个时辰过去,已经有考生答完题目,这些题马上就会采用糊名的方式送到各个检阅官的手里。
第一个考完的考生,的确引起了赵桓的注意,实在是他用时太快了。
赵桓示意站在一旁的王怀吉,叫住他。
王怀吉立马领会,向前走了几步,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位学子,官家叫你过去一下。”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坐在龙椅上的的赵桓,表情有些难以置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皇帝叫住,可是他也不敢怠慢,连忙走到赵桓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