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白衫少年便将书本合上,心有成竹的将几个名字对应着新型战舰一一写了下来。
远程针刺战舰改名为长蛇式攻击舰;
那个长条舰舰首倾斜舰身加舰尾长得像根号的重型战列舰改名为夔牛式重型战舰;
远程重型炮舰改名为帝江式重炮舰;
重型无人集束导弹舰改名为九凤式导弹舰。
至于轻型导弹巡洋舰,比较常规化,便原名留用。
写完名字后白衫少年又审视一番,便挥挥手将文件内容加密发送至内阁署审议。
自从帝国开始施行四权分立,其实帝君每日需要处理的政务相当的乏味且枯燥。
皇权虽立于军权、官权和民权之上,但对于军、政、民三方独立运营的机构并没有太多的干涉权利。
皇权内务均由‘御四卫’里面的内卫负责,内卫下辖各个卫所负责处理皇宫内外相关的一切工作。
不同于其他机构,内卫男性人员上岗前,全都需要经过化学阉割,保障不会出现淫乱宫闱的丑事。
年过五十便可领一笔可观的退职金,并再次注射化学药物恢复男性功能,保障其出宫后仍可正常生活。
相较于帝国普遍寿命两百多岁的今天,五十岁仍是属于中青年,生个大胖小子不成问题。
这种制度还有效灭杀了内卫势力过于庞大会威胁到皇权的风险。
所以在帝国境内,内卫的工作虽然有些乏味,但仍是普通百姓人家抢破头都要争一争的好工作。
更不要说内卫在职期间安排的各种专业培训课程,单就是在职期间养成的独特气质和处事风格,每年从宫内退职的内卫同样是帝都各大商会、企业争相聘用的高级管理人才。
皇权和三权的工作传递设置内阁署处理,内阁署从官、军、民等机构提拔有威望能力的大臣兼任。
除了整理官、军、民三方的奏折,提交解决方案供帝君参考。
内阁署一般还负责对皇子的启蒙教学工作。
不同于官权、军权设置左右相、左右帅等高级长官,下设部、处,部处以下设立司等机构处理各种政务、军务。
民权方面只有一个众议院机构,由各行星推举的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官权、军权进行监管。
偶尔也会针对皇权,但这种情况属实不多,毕竟自开朝以来,历代帝君的脾气都是不怎么好的。
如果直言奏君,很容易被君揍~
四权分立制度自文安帝时期创建以来,一直支撑着帝国的发展。
军、官、民三方势力一直是泾渭分明,虽不及联邦用科技大脑来运转国家那般有效率,但四权之间相互制约,至今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问题。
不过在经历了逆太子事件、九王之乱、帝都事变之后,少年帝君青玉隆明显感到军权有慢慢做大的趋势。
于是便将压了多年的扩军奏折拿来做铺垫,青玉隆准备在帝国内大刀阔斧的进行军事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改变如今四大军团尾大不掉的局面。
本以为不同于比较顺利的军事学院改革,扩军之事会遭到其他三权方面的全力反对。
不曾想母后出手帮自己稳住了仍占官权一多半话语权的李氏家族。
至于军权这边的司马家,则是因为帝都事变中和青志恒纠缠的不清不楚,司马浩老爷子也选择了沉默。
掌控白虎军的右帅秦天祝,眼见老大哥都沉默不语,自然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民权所把持的众议院这边,看着军、官两方大佬都不出声,随便找了几个小弟在朝堂上抗议了两句意思意思,就再无其他动作。
搞得青玉隆一度怀疑自家皇叔当初搞帝都事变不单单是为了清除李氏势力,还为扩军之事搞了其他算计。
青玉隆处理完新式战舰命名的事情后,便开始看着书案上摆放的两个奏折开始发愁。
两份奏折都是从军机处递上来的,不过分属于武备司的代司长韩鲲和武械司的一个没听说过的司官所上奏的。
武械司的事情好处理,基本都是为了赶进度要求朝堂拨款拨人拨材料的。
韩鲲的则比较麻烦,主要是涉及到新军人员征集和训练两个层面。
新军士兵的征集工作临时调配人手就能解决,麻烦在于新军的训练工作。
以往帝国军队都是从各地征兵送到各舰队驻地进行训练,这次如果还这么做,却有违青玉隆扩军的初衷,
但是仅仅依靠帝属玄武军和帝都舰队的培训基地得话,场地不够可以再建,器械不足可以从武库里调配,关键是训练的士官人数不太够。
士官人数,士官人数,嗯?
有了!
想到什么的青玉隆直接在韩鲲的奏章下方写下几行小字,其中便有这么一段,
‘责令已通过遴选进入新军的皇家军事学院、帝都各军事院校少尉军官学员集中至帝都星系玄武行星进行新兵训练工作。’
随后青玉隆想了想,又拿出一份空白纸册,写上‘原奏章扩充新军调配各舰队军官集聚玄武星对毕业军官进行短期训练。’
‘责令玄武军代指挥左径寒全力配合玄武星训练场地建设事宜。’
‘武械司调配一应训练设备至玄武行星舰队基地’
等字样。
青玉隆检查自己一气呵成的谕旨,没有发现什么纰漏后,便唤来当值的内侍,将奏折和谕旨送至内阁署进行下发。
内侍捧着奏折和谕旨尚未退出殿堂,又被青玉隆招手叫回,在耳边低语几句。方才退了出去。
白衫帝君看看左右没什么事情后,便伸了个懒腰,端过一旁的茶水,继续享受着一国之君朴实而又枯燥的生活。
... ... ...
韩鲲一早当值的时候,便见到办公室内正等待着自己的宫中内卫,接了谕旨副本和前天自己上奏的奏章批复后,内卫又口宣了帝君口谕。
那便是延缓戕臣赴青龙军报道的时间,参加此次的玄武行星军训之事。
恭敬的送走内卫之后,韩鲲先是将批复的内容交代给自己的几个副官,叮嘱几人赶紧执行。
便匆匆出门驾车前往戕臣登记时留下的地址。
自然是,又扑了个空。
不过得知对方只不过是出门采买很快便回来,韩鲲索性便和陆老爷子一人端着一杯茶,聊起了天来。
不论陆老爷子如何侧面打听对方来意,韩鲲就是闭口不谈,吊足了胃口。
倒不是韩鲲平日里事务不繁忙,只是帝君叮嘱的事情肯定要优先完成。
等到戕臣回来的时候,韩鲲将训练新兵之事告知其后,留下一纸调令便匆匆离去,留下爷孙二人一脸茫然。
不就是调令么?至于您韩中将亲自跑一趟?白泽系统发个函的事儿...
爷孙俩拿着调令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其他含义。只是后天便要去玄武星报道,让陆老爷子对戕臣的提前离家颇为不舍。
于是,趁着陆启明不在的机会,爷孙二人翻出一本从本地媒婆那里讨来的花名册,又细细研究起来。
尚且不知自己被当成调侃对象的陆启明,此时正对着帝君随手而定的战舰名号不断吐槽。
这夔牛、九凤和帝江也就忍了~
这长蛇是怎么个意思?你咋不叫长虫呢?
一点也不霸气好不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