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宁府的城,封了。
城门一封,立即阻断了,城内外的联系。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大的商贾。
然而,究竟是怎么回事。
暂时还无人得知。
只能是静静地,等官府的进一步消息。
坊间,开始有了各种猜测。
“嗨,没准又是官府缉盗。”
“就是,等一等,明天城门,肯定就按时开了。”
谁知,第二天。
不仅没有等到,开城门的通知。
反而大街小巷,一夜之间都贴满了告示。
告示上写道:
凡是七日内,出现干咳,发烧,呼吸窘迫等症状。
且久治不愈,越来越严重的。
需立即前往,官府指定医馆,进行隔离就诊。
若身边,有这种症状的家人或邻居。
需要及时上报。
知情不报、故意隐瞒者,一律从严处理。
虽然,官府的告示上,没有明言。
但是,百姓的想象力,却像是长出了翅膀。
加上,少部分有心人猜测渲染。
得知前两天,徐大人府上的,叶大夫。
在大街上,捡到过一个类似病情的病人。
后来这个病人,便不见了踪影。
城中百姓,开始恐慌起来。
家里有老人的,凭着岁数经验,开始推断:
“十有八九,是保宁府中,出现了瘟病。”
一传十,十传百。
官府并没有,明显的辟谣。
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渐渐的,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大家都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即使是迫不得已出门,也是避着陌生人走。
一方面,是徐大人的治理有方。
另一方面,是老百姓积极的举报,和自我举报。
不出七日。
保宁府内,有相关症状的病人。
全部都筛查出来了。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轻症状。
只有三位,是重症。
在叶瑾涵的精准用药之下,也已经开始,渐渐好转。
这只是应对这次瘟病,取得的初步成果。
为了防止,病情进一步变化。
叶瑾涵用官府征集来的药材。
还有临时组建的,医疗小组。
指挥大家,按照她的药方,做出了一大批预防药。
这七天,徐大人也是累得够呛。
本身自己,也是大病初愈。
不过幸好,叶瑾涵在防治瘟病的同时。
也在密切关注着,徐大人的旧疾。
累是累了些。
但徐大人的病,也如预期一般,在缓慢的恢复当中。
此时衙门,也是人手紧缺的时候。
徐大人便将林琅,临时调用到衙门。
成了暂时的,新任近身心腹。
二人刚从衙门下值,回到府中。
便得知,叶大夫有请。
徐大人无奈的,对着林琅道:
“正好,一起过去。”
于是,二人转身便往,叶瑾涵制药的偏院赶去。
越是走进,药味越浓。
走到院子门口时,徐大人不得不停下脚步。
先调整一下呼吸。
他冲林琅挥手道:
“你先进去,我先在外面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