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娘坐在一旁听着,连忙笑着点头。
然后道:
“可不是嘛。
阿琅这孩子,也忒心急了些。
我们都在村里面,住惯了。
若是茂茂然,住到城里来。
先别说,能不能照顾好你。
就是我们自己住着,也不自在。
更别说你们小两口,别不别扭了。”
叶瑾涵一路上,提着的一颗心。
终于,又落了回去。
“你娘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谁还不是,从蜜里调油,这个阶段过来的?
我们做长辈的,不会这么不识趣的。”
她嫡亲的婆婆,呵呵的乐道。
“对了,正好,我有东西要给你。”
叶瑾涵的婆婆,起身便往东厢房走去。
不一会儿,便回来了。
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大的红封。
“来,给瑾儿的!
想吃啥,就买啥。
想咋花,就咋花。
听见没?
可千万别委屈自己!
谁心疼你,也不如自己心疼自己。
发什么愣呀,这孩子!
赶紧收起来。”
说完,她这嫡亲的婆婆,用力将红封,塞进了她的手里。
红封里面,是薄薄的一张纸
若是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一张银票。
叶瑾涵的小脸,红扑扑的。
她甜甜的道:
“谢谢娘。
娘说的话,儿媳妇儿记下了。”
叶瑾涵的婆婆,满意的点点头。
“之前打算,等走的时候,再给你们俩。
嘿,谁知道那小子,竟这么心急。
本还想着,在县城多住个一两天。
也好给你们小两口,做几顿好吃的。
谁知这才头一天,活儿就被人抢走了。
也罢,明天一早咱们就回村。
亲家母,您说呢?”
巧娘一唱一和的道:
“我看行。”
女婿心疼自己的闺女,当娘的,自然是只有开心。
两个娘,像风一般的来,又像风一般的走了。
二人的小日子,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不一样的是。
家里从此多了一位,会洗衣,烧水,做饭的赵妈。
家里的生活琐事,赵妈全都包了。
夫妻俩一时顿感,轻松不少。
若是照着,叶瑾涵从前的性子。
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越清静,越好。
可自从怀孕之后,她越来越嗜睡,身子也越来越容易乏。
饿的也快。
赵妈从前,在赵府做惯了的。
性子安静,又规矩的很。
叶瑾涵十分满意。
随着最后一个,确诊病例的康复,和解除隔离。
瘟病终于,要过去了。
清河县,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勃勃。
为了防止,外地瘟病的再次输入。
造成清河县,瘟病的反弹。
官府严厉规定:
从清河县出远门的人,必须先去张氏医馆。
买一枚预防药,吃上。
而清河县的四大城门口,每日都有大夫,轮流坐诊。
一旦发现,外地输入病例,立马进行隔离。
叶大人最近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