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上坐着的叶瑾涵道:
“琅哥哥,你快去吧。
去白云观的路程远,天色晚了,回来的路上不好走。”
叶家村的族亲,可以等回村之后,再报喜也不迟。
林捕头的顶头上司叶大人,也已回到了叶家村。年后再送也不迟。
今天要送的,主要是街坊邻里。还有白云观师父那里。
当然还有两个徒弟。
林琅想了想,这事儿必须得他亲自登门。这才把老大,转交给了亲娘抱着。
临走前,亲了亲叶瑾涵,笑着道:“好好休息,我尽量早些回来。”
说完,便出门办正事儿去了。
赵妈早已提前,将东西都准备好了。
“林捕头,街坊邻居这些,一会儿赵妈便都送到了。
张顺家和王小可家,赵妈下午去送。
趁着天色还早,您先去趟白云观,争取回来吃晚饭。”
林琅笑着点头,拎上东西便出门了。
这回就林琅自己一人,不用套马车。速度比平时,快了一倍不止。
还未到午时,林琅便抵达了白云观。
白云观内,静悄悄的。
天气晴朗,没有风。
唰~,唰~,唰~。
一个眼熟的小道士,在道观门口,扫着台阶上的落叶。
树上光秃秃的,树下也是光秃秃的。
小道士也发现了林琅,手持着竹扫把,高兴地从台阶上往下跑。
“林捕头,您今天怎么来了,是来给师父拜年的吗?
怎么拎着这么多红鸡蛋?难道……”
小道士用空着的那只手,挠了挠后脑勺。算了算时间,不对呀!
师父说过,师姐的预产期在二月初二。
这些天一直在念叨,说二月要下山,去县城一趟,看看他的小徒孙长什么样。
眼下算来,这也才七个多月呀!
林琅从篮子里,抓了一大把红鸡蛋,塞到小道士怀里,笑着问道:
“师父呢?在大殿吗?”
小道士喜滋滋的接过红鸡蛋,高兴的道:
“在的,在的,师父在大殿看医书呢。”
林琅摸了摸小道士的脑袋,三两步便跨过了台阶,朝着大殿方向走去。
即使是寒冬腊月,大殿的门,也是敞开着的。
老道士的桌子,便摆在大殿门口的不远处,冬天的阳光,正好洒在那一片。
在温和的阳光沐浴下,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手持一本医书,正闭着眼睛,摇头晃脑。
那白须白发,甚至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沉稳脚步声后,老道士睁开了眼。
老道士不仅须发闪着银光,就连双眼都是发亮的。
虽然听脚步声,让他想起了林琅,但真的看见是他时,还是一愣。
老道士的目光,扫过林琅春风得意的脸庞,又看了一眼,他手中拎着的那一篮子红鸡蛋。
他慢慢的站起身来,将手中书,轻轻搁在桌上。白胡子抖了抖,问道:“生了?”
“嗯,生了。”林琅笑着点头。
“是儿子!”老道士笃定的道。
这下林琅笑得更开心了。
“都有,生了俩。”
那灿烂的笑容,简直都要将眼睛,挤成一条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