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黑之前,他们来到了关州府城外。
“你们看,高大的城门!”
“上面写着的是关州府么?”
“是的!”
望着巍峨的城门,众人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城门口的百姓随意进出,守城官兵并没有阻拦。
这些百姓身上虽也有打补丁的,可个个干净整洁,而且多数面色红润,足以证明关州府确实很富足。
他们又走近一些,在城门外并没有看到其他灾民,大家的心又变得忐忑起来。
难道这里也不收纳灾民么?
正在他们犹豫之际,他们引起了守城官兵的注意,两个守城官兵走了过来。
“你们是从北方来的?”
两位村长急忙回答:“我们一路从辽北府过来的,不知道能不能进城?”
守城官兵还算好说话,“为了城中百姓安危,灾民一律不得入内!”
村民脸色一变,心生绝望。
若关州府也不收留他们,天大地大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谁知另一个守城官兵接着说道:“官府在城郊搭建了棚屋,你们可以暂时到那安置,稍后会有人给你们安排去处。”
“这么说,我们能留在关州府了?”白村长试探的询问。
“是,来的灾民官府都会登记在册,再根据情况给你们分配安置的地方!”
众人得到肯定答案,喜极而泣。
逃荒两个多月,一路艰辛,整日吃不好睡不好,提心吊胆的奔波,如今终于可以安家了,他们真想跪地给老天爷磕几个头,谢谢老天保佑。
一个守城官兵把他们带到城郊,交接给另一个官兵,就匆匆离开。
他们各司其职,不敢有半分的怠慢。
不远处就是用木头和茅草搭建而成的棚屋,一排排连城一片,有几十间。其中大部分棚屋都住满了人。
棚屋旁还有驻扎的官兵,维护棚屋的秩序,杜绝小偷小摸或是打架斗殴的事件发生。
已经安顿好的灾民看到有新灾民过来,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望了过来。
他们似乎从这两村村民的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他们刚到此地时,也是那么的局促和紧张。
一个官兵拿本册子,先清点了一下人数说道:“每间棚屋能住三十人,你们一行二百多人,就分给你们七间棚屋,你们自行安排!”
赵村长从官兵手里接过门钥匙,连连道谢。
“给你们登记在册后,应该也到开饭的时间了,官府会给你们提供一日三餐,你们只管放心吃!”说完,官差坐在一个桌子前,一一摆上纸墨笔砚。
听到真有免费的食物,村民们更是激动不已。
这一路他们可没少为食物而苦恼。
“谢谢官爷,谢谢官爷!”两个村长不停的给官兵鞠躬感谢,并指挥着村民排队登记。
这时,棚屋里的灾民走过来,很随和的与大家打听,来的路上有没有遇到他们的家人。
众人一一回答,也跟他们打听着自己想要的消息。
白妙嫣拉着柳如梅的手排在队伍中,发现柳如梅有些不对。
“娘亲,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