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聊天的大婶们倒是不停的推辞,让一大妈把西瓜都给孩子们,可孩子们全都摇着头,扬了扬手上的西瓜说:“我们有。”
怎么也不肯多要。
大婶们只能叹气的摇了摇头,面带微笑的吃了起来,心里有种说不明的味道,感觉今天吃的西瓜,比以往自己在家吃的西瓜要香要甜。
只有贾张氏心里有些不舒服,心里骂骂咧咧的想着,“真是败家娘们儿,那么大的西瓜全都给这些外人吃了,这可是特供给高级干部的水果,我们几家自己吃不好吗?”
这个西瓜正是秦峰派人给一大妈送来的,既然易中海是被他动员去的西北,他就有义务照顾好易中海的家人。
这种西瓜是西北运过来的吐鲁番西瓜,他们这样的干部,每个月也只配给一颗。剩下的要么送到国兵馆这样的地方,用来招待外宾,要么送到疗养所,给那些身体不好需要疗养的同志。
秦峰每次领到西瓜都没舍得自己吃,要么送给了一大妈家,要么送给了二大妈家,连四合院的秦家都没给过。
这两家男人都去了西北为国家做贡献,不管去的时候出于什么目的,是被动还是主动,可贡献却是实打实的。
现在两家都剩下一个妇女带着孩子,秦峰作为调走她们顶梁柱的人,他自认为有责任照顾好两家的生活,所以一些稀少的好多东西,他宁愿自己家人孩子不吃,也要留给这两家。
当然,就秦峰大院这么多邻居,他家就是没有,可以蹭吃的地方却不少。
一大妈和二大妈也从不吃独食,每次拿到西瓜,都找机会分给院里的孩子们吃,就向今天这样,趁着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聊天的人也不少,大家都可以尝尝鲜。
自从秦家搬进四合院以来,再加上院里何雨柱,许大茂他们几大进步青年做的表率,这个四合院就变得融融恰恰起来,没有其它院里的隐私算计,也没有勾心斗角。
院里的人也都能互帮互助,哪家真有困难,都不用自己说出来,生活上邻居们有能力的都会伸一把援手,没能力也会给院里几家领头人反应。
前院的找闫埠贵,中原的找秦有德,老贾,何大清三人都可以,后院的就找许大茂他爹。
对于这些真心困难的家庭,几家也从未推辞过,能帮都的都会帮一把。缺粮食院里住户一家挤点,毕竟粮食都是要票,他们也没办法。不过要是整个院里都拉了饥荒,几个大爷也会想办法去弄粮食。
要是哪家伤了病了,没有医药费,几个大爷也会把钱垫上,从不开什么大会搞募捐,这个年代医药费顶天百十来块,几个大爷都有这个能力垫上。
其它住户虽然不出钱,但是也会买些鸡蛋送上门,聊表心意。
院里的人也明白事理,都会打一张欠条,每个月一块或者五毛的还过来。
换多换少,几个大爷也不催,有时候甚至考虑到他们家里困难,把还回来钱,又买了东西送回去。那些没能力还的人,也会给几个大爷解释,不过他们也会记在心里,每次只要几家有什么出力的活,都会第一时间去帮忙。
至于向电视剧里贾张氏那种撒泼打滚,以为自己是凭本事借到钱不需要还的,这种人的却是没有。大家都心里清楚,这几个大爷心里在乎的不是钱而是人品,对于这种人品不行的人,几个大爷是有能力把他们调出大院。
然而,没有人想离开现在的四合院,这里大人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灾年以来从没有让哪家挨过饿。小孩们也懂礼貌,尊重大人,要是离开了,还能再找到这样的大杂院吗?
院里也没有人假装困难去骗大家援手,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你家困不困难,一眼就能看出来。
再说了大家就是援手,也不是给你钱让你发家致富,只是帮助你挨过苦日子罢了,你就是装成功了有什么用,哪天被拆穿了,不是要被所有人唾弃?
甚至还会被赶出院里。
总之现在的四合院从满了和谐,大家不争不抢,不算计他人,虽有些小摩擦,偶尔发生口角,但从未有人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