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有佛光包裹的缘故,这一次,许平安的感受就远没有先前那么激烈。
没有天旋地转,没有各种杂音,也没有肉身和神魂被撕裂的感觉。
仿佛只是闭上眼睛小憩了一下,再睁开眼时,便已经从那鬼城之中脱困而出!
“这是什么地方?”
许平安晃眼看出去,借着淡淡的星光隐约可看清,眼前是一个偏僻的山洞。
洞中空间狭窄、逼仄,周围杂草丛生,不像是有人经常进来的样子。
尽管是在黑夜中,但那自然而然的色彩和光线,还是让刚刚经历过满眼灰色的许平安,感觉十分舒坦。
苏轼和翠花还没睁眼,就一左一右盘腿而坐。时不时眼皮轻挑一下,仿佛还沉浸在那种通过空间缝隙的情境中。
许平安站起身大步出来,见洞穴门口便是绝壁悬崖。悬崖的身后不远处,便是承天寺的寺庙建筑群。一条只有巴掌宽的山壁绝路,从一处大殿的后门通向这个小山洞。
“原来又回到了承天寺后山么?”许平安恍然。
耳边突然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此地名为思过崖,是贫僧常年反省思过之处。”
许平安猛地回头,却见自己身侧,不知何时竟多了一个老和尚。
或者说,是一道老和尚的游魂!
看这游魂的模样,明显即将溃散。是被强行凝合成形,在月光照耀之下,才能勉强看清他的身影。
这和尚也不知多大年纪,满脸都是皱纹,双目浑浊,眼含慈悲,身上还隐隐披着一件百纳宝衣!
许平安安心中微微一动:“是悟难禅师?”
老和尚朝着他颔首一笑,接着道:“贫僧圆寂之前,还会经常带着慧明到这洞中打坐参禅。”
“本来特意留一缕神念在此,也是想能够助他突破瓶颈,早日成佛。可惜呀,贫僧圆寂后,他便不来了……”
老和尚叹息一声,眼中闪过一抹追忆之色。
“那孩子是贫僧从山下捡来的,从小便跟着贫僧一起吃苦。贫僧化缘时有他,贫僧一砖一瓦修建寺庙时有他,贫僧救助灾民时也有他……”
“慧明这个法号,还是老衲给他起的。当初是想着能让他早日开慧明智。不曾想,却变成了晦暗不明……”
老和尚说话如同敲打木鱼,不仅吐字清晰沉稳,而且每一句似乎都踩在某种玄妙的节奏上。
不过却又字字悲切,让人听着便不由得生出一股悲凉之意!
“他若仅仅只是贪图法衣也就罢了。没想到居然还会在那法衣上面设下如此禁制,差一点儿便让道长几人深陷鬼域……”
许平安连忙道:“无妨,兴许是慧明方丈对那法衣太过在意的缘故。贫道等一下就把百纳宝衣给归还回去!”
许平安心中当然存有怨念。
但老和尚对那慧明方丈的偏袒之心,他还是能够听得出来的!
许平安也不傻,并不愿在这种时候去惹恼眼前的高僧……
老和尚似乎看出了许平安心中所想,轻轻笑道:“道长一个出家人,怎也说这等违心之言?”
不等许平安开口,他便摆手道“贫僧自知慧明罪孽深重,如果再行偏袒,恐怕连贫僧的这一缕神魂都无法超生……”
“只求道长看在贫僧方才出手相助的份上,不要太过为难他。让他自生自灭,去自寻苦果便是!”
“至于这件法衣……还是苏大人说的对,由道长拿去最为合适!”
说着,他突然大手一扬,便将自己身上的那件百纳宝衣的虚影给扯下来,随手又披在了许平安身上!
许平安立即便感觉,自己的肉身和神魂之中,顿时便多出了一股玄之又玄的能量。
这能量不可观测,不可觉察。但许平安十分确信它真实存在!
因为他分明感觉,自己的神魂明显比刚才厚实和安稳了数倍之多!
“这便是功德之力么……”
“道长!”
许平安抬头一看,却见眼前的老和尚虚影明显支撑不住,已经开始缓缓消散。
在消散之前,还双手合十,朝许平安行了一礼。
“黄州百姓,就托付给道长了!”
话音落下,老和尚的神魂便溃散成点点萤光,很快就融入到周围淡淡的月色之中,彻底消失不见!
许平安心中叹息,也双手抱拳,往半空中回了一礼。
“道长,你这是在做什么?”
苏轼和翠花也都苏醒出来。看到许平安最后的拱手姿势,两人都是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