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苏林还可以忍忍,你们这群专家,我懒得跟你们计较,
邓院长这句话,彻底让苏林怒了,
自己跟汤司令,李司令,袁司令混了大半年了,
你这点伎俩,苏林一眼就看透了。
“那是因为你们现在的固体燃料推进器太辣鸡,根本达不到东风21系列设计的发射高度,
所以最多只能有10马赫的末端速度!”
“苏校长,我们采用的可是目前全国最先进的推进器,射程已经达到了2800公里,
你说咱们的推进器不行?”
“航空推进器你懂吗?做PPT谁不会啊?干脆把长征四号发射器拿过来,
你都可以射到外太空去了。”
“别说2000公里射程,绕地球转两圈都可以。哈哈哈哈!”
见到自己的院长被苏林怼了,
这些专家像是吃了火药一般,极度的想表现自己,
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了起来。
苏林完全没有理会,
也怪不了他们,这可是东风21系列,
几十年后的产物了,设计方案和理念早就改了,
再说了,有了涡扇15发动机的研发经验,
制造一款更加先进,推力更强的导弹推进器,
对于蓝翔军工来说,易如反掌。
“命中精度,需要达到10米范围之内,满足精确打击航母,巡洋舰,
以及执行斩首行动的要求!”
如果说之前发射高度,末端速度,还能理解,
那这10米范围的射击精度,对于一款拥有2000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来说,
已经完全超过了现场所有专家的认知了。
“我等下还有一个会议要开,你们继续讨论吧!”
负责弹道设计的首席专家,听到苏林的参数,
收拾了一下桌面上的文件,起身直接离开了办公室,
“苏校长,大家都是做科研的,你这设计可以超前,但是也要思想跟的上啊。
10米的精度?你给导弹安装一个方向盘吗?让他自己调整方向?”
“真要是研发出末端速度18马赫,精度达到10米范围的导弹导弹,
我看老美的航空目前全部要回家停着了,还敢出来溜圈?”
“这是弹道导弹,最终的是依靠弹道轨迹命中目标,怎么可能达到10米的精度,
天方夜谭!”
就连李司令脸上都是一副为难的表情,
现在全球,去哪找10米范围精度的弹道导弹?
苏林这设计,可以说已经完全超出了目前国内的科研水平了。
“苏校长,我不是针对你,但是如果你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
满口嘴炮说10米的射击精度,我只能宣布停止这场研究会了,
现在东风3系列的生产升级任务那么繁重,我们没空跟你在这开玩笑。”
在技术方面汤司令还不如李司令呢,
自己也就高中文化,抛物线的方程都不知道,
也不好帮苏林说话,只能看着苏林。
“东风21系列,将采用弹道轨迹,复合制导技术,
除了常规的自助式惯性制导,在进入飞行弹道未段,
卫星定位制导,雷达和激光主动制导相结合的方式,
10米的精度,只是初步的设计精度,最终的验收方案,将要达到5米范围的精度。
我这个解释你听的懂吧?”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负责信号领域的曹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