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大人叹了一声,留下一句“心性可教也,允”,便转身回了洞府内。
我能看到真君大人紧蹙的眉头,凝聚着时间的沉淀,久久舒展不开。
直到数百年以后,我从小羊的口中,才知道那书笺上只有两个字,却被真君压箱底,珍藏许久。
那个时候的小羊,是一位极为漂亮美好的少女。
她咬着清心对我说,那上面二字,写着“啾啾”。
山上的修行岁月过得极快。
我天赋拙劣,脑子愚笨,所以我主动承担起了洞府的日常琐事。
打扫卫生,山间巡逻,还有小羊的每日餐食。
其实我很喜欢采药,在山间寻找珍稀的感觉,能让我找到属于我的成就感。
说起来,我胸前戴着的空间之玉里,攒了不少山脉里的珍稀老货,但我从未动用过,我只是记得,会有人来取,不得动用。
小羊每日要吃的新鲜甜甜花,我都会备足分量。
直到有一天,小羊和我说,她不再吃甜甜花了,会发胖。
真君不知其中真意,但我知道。
小羊再长大的话,就不能在药篓里睡觉了。
很多次深夜勤修路过小羊的房间门口,都能听见她轻轻的啜泣声。
后来真君和小羊同寝,我总是能听见真君的唠叨。
“不能摸角?可是不摸你晚上又要哭了...”
“好好好,我给你唱歌...”
“这还不好听?不哭不哭,那讲故事,我给你讲讲帝君大人的故事好不好。”
帝君大人的故事,是唯一能让小羊熟睡的办法。
因为对于小羊来说,帝君大人...那何尝不是一种未知的寄托。
刚好与小羊心中的存在重合。
真君大人不仅仙术高强,脾气也很好,她说都是得益于帝君大人的教导。
我也有幸见过帝君大人。
那一日,我得以觐见帝君,请他解惑。
可当我见他的第一眼,便觉得自己的脑子更加混沌。
像,实在是太像了,无论是气质还是身形,甚至于说话的方式,都与我脑海中的某个身影重合。
帝君大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鸟生,有了新的方向。
临别之前,帝君大人还与我搭话:“这琉璃百合...颇为精致,有心了。”
我回道:“曾有人与我说,大人对这花颇为喜爱,便自作主张...”
我又看到,帝君大人的眉头蹙到一起,和真君大人的一模一样。
冬去春来,春去秋来。
某日我在山头修习道法,看到洞府前走来一位少女,甚是眼熟。
拖着一杆断裂的尖枪,凌乱的发间沾满枯叶,脸颊上有着斑驳泥痕和血痕,腰间装衣物的布包早已破烂不堪。
唯有眉眼间的英气,怎么也遮挡不住。
无法想象,竟然有着这么一位少女,徒步走过几百里天衡山脉,只为求见真君大人。
饶是真君大人,都忍不住暗暗惊叹。
“前方何人,所求何事?”
那少女咬着牙,强硬着抱拳行礼,字字铿锵道:“山下阿萍,求仙君赐法。”
“哦?”
我现在还记得,阿萍说那句话的时候,倔强的模样那么逼人,那么意气风发。
“我要去山的那边,去一个叫江湖的地方!”
......
屋顶渗下来的雨水模糊了山上往事的一幕幕。
我环顾四周,山风携雨灌进破烂的屋子。
“吱呀——”
那扇破烂的木门,在此刻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