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然梁梦淞心中早就有了计划,但面对李在镕,他还是装作一副愤慨的样子。
正声道:
“22纳米?不行先进了,最多40纳米,
不然我未来的创业,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盈利。”
看着梁梦淞一脸愤慨的样子,李在镕嘴角上扬,同样也装作一副讨价还价的样子,不满地说道:
“40纳米,仅靠三星自己,也能突破。
仅靠这点诚意,不可能换到最先进的光刻机。
必须是22纳米。”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就没必要再谈下去了。”
梁梦淞的情绪看起来越来越激动,直接甩手道:
“大不了我再去寻找一些海外资本,DUV光刻机相信照样也能搞来。”
情绪激动的梁梦淞,直接让整场谈判即将崩溃。
见到交易可能要谈崩,李在镕无奈的皱着眉头,连忙安抚梁梦淞道:
““三星可以直接在华夏建设一个完整12英寸晶圆厂,需要的所有设备,都由三星负责采购,梁先生只需要按照成本价收购就行。
相信这个条件已经足够打动梁先生了吧?”
没办法,虽然梁梦淞有光刻机的需求,但三星同样也有对技术的渴望。
眼看着就是与湾积电竞争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让梁梦淞跑了。
反正成本由对方承担,三星只需要费点人力,提高条件问题也不是很大。。
听完李在镕的条件,梁梦淞脸上的表情依旧冷淡,不过还是闪过一丝犹豫。
纠结了半天之后,才冷漠地说道:
“最多共享到28纳米,这是我的底线。
只要工厂建设顺利,我有信心在2011年搞定28纳米。
相信这个时间段,已经足够三星追赶上湾积电的工艺水平。”
2011年,28纳米?
听到梁梦淞如此自信的回答,李在镕也是逐渐激动起来。
要知道,三星晶圆业务的负责人,给出的28纳米规划可是2014年。
真不愧是芯片界的‘比尔盖茨’啊!
可恶的湾积电,居然让梁梦淞签下那么霸道的协议。
要不然,三星的代工厂,必定能超越湾积电。
“28纳米就28纳米,不过既然梁先生准备在大学教书,那就也必须帮助三星培养一批芯片工程师。”
强压下心中的喜悦,李在镕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李在镕自己也清楚,如果一直用的都是梁梦淞的技术共享。
那三星的代工业务,必然会对梁梦淞产严重的依赖。
说到底,最终还是要选择自研。
所以他打算从三星挑选一批有天赋的人才,来梁梦淞这里偷师。
只要有一个人能学到不错的成果,那三星就都是赚的。
“可以,不过三星只有5个名额。”
面对这个条件梁梦淞并没有拒绝。
毕竟江鹤都已经安排了一百多个准备读研的工程师,多教几个也无所谓。
“5个名额?不行,就这点人根本不够三星的需求。
最少100个名额,三星愿意额外支付培训费用。”
听到只有五个名额,李在镕脸上的表情又变得气急败坏。
梁梦淞见状的脾气也是上来了,撇了撇嘴,不耐烦地说道:
“只有五个名额,你自己看着办吧。”
李在镕皱起眉头,要不是看梁梦淞的技术实力,以他的性格早就要翻脸了。
不过这5个名额,实在太少,根本就起不到培养的效果。
“最少30个,我可以帮助梁先生再弄一台1900 i光刻机。
相信这样,总能展现三星的诚意了吧。”
李在镕无奈地说道。
目前的1900 iDUV光刻机阿斯麦尔也才刚刚量产,今年一共就八九台的产量。
三星得到的份额,也只有这么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