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他恼火的是。一份报纸。
他又专门收集大明情报的机构。各种报纸也是最容易收索到敌对势力信息的存在。
当他看到大明帝国和漠西蒙古结盟的大肆报道。
他就知道十有八九,这对大金的战略包围。赤裸裸的敌视。加上无论他怎么努力,沙俄毛子也不乐意卖给他洋枪洋炮。这就让它希望得到大量大炮,攻入关内抢劫的心愿被严阵以待的百万明军挡住。对于明军新军这种砸了每年数千万两银子武装的常备军。他必须承认。随着时间推移。差距越来越明显。称霸太平洋沿岸的大明帝国有钱维持这样规模的现代化军队。他却没这个能力。连实现洋枪洋炮自给自足都难。想想历史上满清据全国之力,花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是个什么结果就知道。这方面。后金天然劣势。可是没有还不行。
弯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就连准格尔都知道从大明购买火绳枪和大炮武装自己。更何谈他皇太极。
然而这些不利都不是要命的。而是他在极力最高世界科学技术潮流,争取不被淘汰的时候,以莽古尔泰,阿敏,阿济格为首的守旧派,嗤之以鼻。极力反对。
他们过于迷信八旗骑射的牛逼。对于一次次在明军新军火枪下吃亏。视而不见。
所以,愤怒之后,他就觉定,听从那些汉臣的建议,进一步加强集权。比如称帝,改国号。
但是这必然遭到守旧派反弹。
然后朱由检不知道的是,这一年皇太极之所以没有南下。就在于。皇太极在极力学习大明帝国的权力结构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而为了当皇帝,建立内阁六部。他就不得不出掉莽古尔泰等人。
最终结果都知道。在多尔衮,多铎,代善,岳托等有志之士帮助下。阿济格带领的镶红旗被岳托拿走。阿济格被闲置。没了八旗旗主的权位。他只能在自己王府喝酒过日子。
镶蓝旗旗主阿敏也不好,他被济尔哈朗取代。这两个都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皇太极的叔伯兄弟。
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被皇太极的弟弟德格勒取代。
他自己亲掌两黄旗,多尔衮,多铎换旗后,多尔衮章镶白旗,多铎协助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大儿子杜度执掌正白旗。被努尔哈赤赐死的褚英也是个悲剧。但不影响长子长房的地位。
然后拉一派打一派以后,皇太极取得了绝对的优势,1626年即位以来长期努力的而结果。
正式这一系列的努力,1636年,他在龙江称帝建立大清帝国,也就不奇怪了。
自此以后,大汗没有了。汉化严重的建州女真首领显然不甘心沦为蛮夷偏居漠北就算了。
当朱由检得知满清在龙江建立的时候,并不吃惊。这是满洲人规避历史仇恨,软化汉人抵抗意志的一种策略。
同时也是皇太极不遗余力的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能当皇帝,谁乐意当受制于人的大汗啊。前者至高无上,权利无人制约。后者后者受制于人。比如旗主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实权机构,也是皇太极不遗余力削弱的机构。
皇太极很显然不要么贵族民主,他需要的是专制集权。于是他就这么干了。只有两百多万人口的他也确实可以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