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低价倾销,这个工程直到1637年底才初步完成,朝廷得以套现数千万两白银,用来偿还给到期的国库券,战争券。
未来陆续到期的各种期货,都会在海军努力下满世界倾销。毕竟高达七八亿两白银的物资会在之后几年陆续到货。如果不找到新的市场倾销。那么就会砸到手里。
哪怕是军方再怎么大手大脚,也不可能消耗掉这么多物资。除非和满清打十年激烈战争,要知道丰臣秀吉入侵差不多十年,明帝国也就花了730万两军费。满清又没有比小日本强十倍。
也就是说如果不倾销,两三亿人疯狂制造的的过剩物资,大明帝国仅靠自己内销完全没办法,要知道各地工厂,土地上的农民,都在无时无刻不在制造财富,这是不会停歇的。
所以到了年底,朱由检借着多尔衮退回大漠的时间,就集中处理了这一堆问题。
自然他也没忘了组织枢密院加强部署,但这不影响内阁为首的各部衙门积积极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因为他只会打仗和破坏,而不会建设,基本盘太弱了。也就是说他只有枢密院为核心的军事体系,没有内阁为首的行政体系。他不会如何治理地方才能达到经济的良性发展。
这一点有了 几百年经验的朱明帝国的内阁却是非常擅长。至少温体仁为首的内阁和各部领导下的各省巡抚衙门,就把全国治理的妥妥帖帖的。
不仅仅没给军方添乱,还能及时进行援助,要知道巡抚也不是纯文官,他也是军方一省3把手。仅次于跨省总督和一省军方一把手:总兵。就连副总兵权利也没巡抚军权高。为何,因为巡抚衙门管着省兵部司,自带军权,尤其是军事人事权尤为重要啊。
守土有责可不仅仅只是总兵的工作,各地巡抚也是一样,不然洪承畴怎么当了热河巡抚。加了军委大臣和兵部尚书头衔的他,可比热河总兵权利还大。是实际上的热河军政一把手。
自然多尔衮走了,朱由检立即重新部署调整战略。
如果按照朱由检最新部署,卢象升的东北总督府将会迁到沈阳,广宁只保留辽宁总兵府这个军事最高机构。军事重镇锦州的巡抚衙门不会移动。
但是带兵返回的卢象升一点都没有返回沈阳新建的总督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