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都市小说 > 市井小民的烟火 >第288章 需要这么多吗

第288章 需要这么多吗(2/2)

 推荐阅读:红星传奇1925洪荒:带领诸圣走出洪荒天命剑道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陛下独宠:皇后娘娘疯狂掉马甲太初祖神快穿:宠夫日常阅微草堂新记红尘修行金花婆婆:你最好是真的在治伤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急忙和李小小讨论林小山成亲的事,转移一下李小小的注意力。

果然,李小小很快思绪就顺着林大壮说的走了......

宴请的宾客,酒宴的菜单......

说着说着,夜色也越发的深了.....

临入睡前,李小小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是又想不起来......

倒是林大壮睡的不是很踏实。

按照家里现在这个情况,以后家里只会越来越好。

音音是个女孩子,需要考虑的事情就要更加的长久。

男孩子嘛,一次两次的,犯了错,做错了选择,不伤及根本,总有重来的可能。

而女孩子做错选择了,那么迎接她的后果会很严重.....

就拿附近的人家来说吧,多少女孩在娘家是富养长大的,可是一担嫁错了人,那么迎接她的生活就充满了苦难。

娘家要是能出头,日子还好过些,但是,要是娘家不管了,那日子才叫一个昏天黑地的。

林大壮一想到自家可爱等我音音,以后会遇到的事情,就开始发愁。

转而想起李小小说的,娘家就是女孩子的底气。

而女孩的嫁妆更是决定女孩子成亲后日子的好坏的根本。

第二日,林大壮什么也没干,就是到处打听女孩子嫁妆的事情。

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嘲笑,这些女儿家的东西,大男人的需要知道这些干啥,但是林大壮毫不在意......

一整天下来,林大壮也是大开眼界了。

京师,嫁女儿,格外讲究排场。不止要攀比谁家的轿子华丽, 还要看谁家的陪嫁出的多。

嫁妆几乎囊括了新娘一生所需的全部东西。相当于搬了一个小家。

如此多的东西,加上送亲的队伍人数众多,远远望去,一片红色, 嫁妆的长度连起来能达到十里。

所以人们又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女子的嫁妆众多。

十里红妆,一方面表现了女方父母对女儿的疼爱,出嫁后能在婆家的 地位高一点、过得幸福一些。

另一方面,是家族繁盛的炫耀。所以家里人也会从一出生就帮忙给女儿攒嫁妆。 一攒就攒十几年。

这些陪嫁非常丰厚奢华,大到衣柜、衣服、被褥,到小到针线、马桶等, 这些生活物品全部都有。

除了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外,房子、土地、生产工具都可以当嫁妆。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金银珠宝。这些首饰更是必不可少!

第一个就是手镯,民间传言:“无镯不成婚”一说。

母亲嫁女,在女儿上轿前,母亲往往要亲自送上一只绣有麒麟的“锦袋”。

里面往往会装上玉镯这样的珠宝首饰。这是非常重要的嫁妆。

镯子在家中代代相传,总是一对一对的,一只稍大,一只稍小, 象征雄雌成对,两心相依白头偕老。

女人戴手镯,有的戴一只藏一只,也有两只都压在箱底, 逢年过节时拿出来戴上。

戴的时候,有只戴一只的,也有一手戴一只的,还有把两只都戴在同一个手腕上的。

步履姗姗,镯子轻轻碰撞发出凛凛的声音,有着悠远清脆的好听。

也有女人一辈子都把对镯压在箱底,当作对做女儿时的一个怀想,不让别人看到。

直到自己的女儿出嫁时再给她。就这样代代传下去,寓意世世连镯,世世连心。

这第二件就是玉如意,如意,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手感光滑如绸缎,晶莹剔透,有光泽。

最初的“如意”, 是由古代的笏和搔仗演变而来。

简单一点说,当时人们是用它来搔手顾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

后来演变成吉祥物,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 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

如意的样子,首尾总是相连的,相爱的两人,拥有如意,则代表两个人 自始至终都相伴在一起。

婚姻爱情甜甜蜜蜜、忠贞不渝,婚姻爱情自然也就事事如意。

第三个就是戒指,戒指一是用以保护手指,告诉婆家,女孩家的娇贵,二是可以做奖赏,同金银财宝的作用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戒指被被用作定情信物。

繁钦的《定情诗》中这样写到: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这里的戒指用以表达爱意。

戒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和婚姻产生了关系。《胡俗传》中记载: 始结婚姻,便下同心环。

在京师,戒指对于女子来说,有着一份难言的情怀,这个物件虽小, 但是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最重。

第四件就是耳饰,“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耳饰,是所有女子都喜爱的一款饰品。

女性从很早以前, 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

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

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

说女子“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耳饰在古代,也可用做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一对一对的出现,象征 “好事成双、比翼双飞”。

正如同真正的婚姻生活,细水长流,细腻而温暖,悠然而绵长。在女儿出嫁时,嫁妆里面都会放一对耳环,而耳环谐音为“儿还”。 这是暗示女儿能常回家看看。

并且耳环是耳朵部位的饰品,无论是家里的长辈还是爱人送给自己耳环,它都有聆听心声之意。

第五个就是发簪了,发簪,称为笄礼,是女子成人后的标志。

女子在嫁人后,会把辫子改成发髻, 这就不得不用到簪子。

用作婚嫁,寓意结发同心,夫妻能够到白头到老。是女人一生的陪伴, 也是女人一生幸福的见证。

在京师,要是能有一只玉簪,还能代表自身的身份和地位。

不是出身显赫的贵族高官家庭,更是无缘得到玉发簪。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发簪在古代还是一种定情信物。

若男子送女子发簪,则代表欲与之结发。待你初长成,我与车来盘你发, 你带嫁妆迁我家。

也许在这个时候,林大壮在心里默默的就开始盘算起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