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后,四剑客都是秀才,大家现在都可以去京城国子监上学。
岳湖书院里,考上秀才的学子们,也自发的举行了几场诗会,燕明诚他们四剑客,做为苏院长的入室弟子,也收到好几份请柬,但是燕明诚一个都不想去。
燕明诚想趁此机会去肃县看看,穿越过来也四年了,他无数次的想去看看那祖辈曾经染血的地方,却一次也没能成行。
主要是因为没有时间,从东平府去肃县一个来回,没有四天是办不到的。
更何况去了肃县后,还要在肃县待上几日,那就不止四天了,至少也要个七八日。
现在趁着考试完的时间,去肃县倒是正合适。
只是当燕明诚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赵氏和燕军师的时候,他们都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现在肃县那边一直不太平。
燕明诚很是气馁,为什么他们现在还是把自己当作个孩子,自己告诉他们,也仅仅是通知他们,让他们知道而已,不是想来听他们的意见或者反对的。
所以这会燕明诚的脸色很不好,他只是说了一句,我明日出发,就离开了,也不想再搭理他们。
既然要去肃县,燕明诚还是想找杜威武一起,如果自己一个人过去的话,那边可能行动不会方便,如果带上杜威武就将不一样。
他们杜家军在那边,至少自己的行动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最多就是他们考虑到安全问题,会反对一些事情,那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燕明诚来到杜府,杜威武也正在家里无所事事。
当他知道燕明诚打算的时候,惊喜万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燕明诚和杜威武两人找到杜老将军说明来意后,杜老将军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
杜家人做的事情,杜家孙子这一辈完全不了解也不行,杜老将军认为,这是杜威武去了解他们杜家军最直接的一个方法。
从杜老将军私心里来讲,他希望他的孙子,能一人从文,一人从武,从他给孙子取的名字中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两个孙子都走了科举之路,让杜老将军都有点纠结,一方面他想尊重孩子们的意愿,另一方面他又希望杜家军后继有人。
不然,他们这么多人的杜家军,以后交给谁来带领?
难道交给素未谋面的,朝廷派下来不知底细的人来带领吗?恐怕真到了那个时候,杜家军根本就不复存在。
只是去肃县的事情,杜老将军虽然同意,但是杜威武的祖母和娘却坚决反对。
本来杜家已经有两个儿子在肃县让他们提心吊胆了,现在还要再过去一个孙子,哪怕是去玩,不上战场也不行。
她们认为,东平府这么大,还不够你们玩的吗?还要跑去肃县玩。
真是妇人之见,杜老将军非常生气,他作为一家之主,立马拍板让杜威武出发,省得听到这两个没有见识的人在耳边唧唧歪歪。
按照她们的想法,那一事无成待着家里最安全。
但是他们杜家儿郎,宁愿战死沙场,也不能龟居一方。
肃县的战事,这几年让他们杜家军非常的憋屈,打没有打出杜家军应有的气势来,一直应皇上的要求,被动防御。
哪怕他们主动请战的帖子,送了不下十封,也没能如愿。
杜老将军本来就一肚子火,没地出。
现在直接将老妻和儿媳妇吼了一顿。
杜威武为了避免听到祖母和母亲的唠叨,当即听从杜老将军的安排,骑上马匹,带了一名随身小厮青云,即刻从家里出发了。
青云是肃县战事起来后,杜家专门为杜威武配的一名武艺高强的贴身小厮,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杜威武。
燕明诚本来打算明日再出发,现在杜威武已经出来了,燕明诚也干脆改变主意,今日就离开。
只是离开之前,他需要回家一趟,告诉娘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