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武平侯回到朝堂的第一天,就给景胜帝提过一次旱灾的事情,但是景胜帝当时并没有重视。
武平侯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将这段时间自己查到消息和整理的折子,全部呈现在皇上面前。
景胜帝这才发现,自己现在成聋子的耳朵,一个摆设。
这么严重的灾情,贤王竟然就一手掩盖,要不是武平侯,这位新上任的右丞相,自己恐怕还不知道吧。
景胜帝话说完好一阵,下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不少大臣偷偷的瞄向贤王的那个方向,希望他能给出一点指示来。
但是这会贤王双目微闭,仿佛在思考什么一般。
景胜帝坐在高高的金銮殿上,下面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不仅怒极反笑,这个朝堂,现在都快成他贤王的了,自己还没有死呢。
景胜帝的目光转向武平侯,武平侯明白,这是让自己出面说话。
武平侯朝外跨出一步,大声说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当务之急是减税,给当地发生灾情严重的地方减税,减轻农民的负担。”
景胜帝点了点头,等着武平侯继续往下说。
“臣还建议,从江南富庶之地调拨粮草,稳定东平府一带的物价。”
“皇上,万万不可……。”武平侯话音刚落,户部尚书柳尚书连忙出声反对。
“有何不可。”景胜帝不满的看向柳尚书。
景胜帝这会脸上铁青,看着柳尚书,这人也是贤王一党。
景胜帝现在是发现了,贤王一党的人就是专门来同自己和武平侯作对的,凡是武平侯提议的,不论对错,他们一律反对。
不是根据事情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决策,而是因为某个人。
只要武平侯赞成的他们就一定会反对,只要武平侯反对的,他们就会赞成。
养他们这群大臣,就跟养废物一样。
景胜帝忍住怒火,等着柳尚书继续往下说。
柳尚书顿了顿,又咽了咽口水,再偷偷的看了贤王一眼后,继续说道:
“皇上,税赋不能减,因为现在国库存银不多,还指望这一季的税收。”
“皇上,还有蜀地那边洪水,需要拨银修建水利,皇陵那边的工程不能停……。”
景胜帝还没说话,就听见柳尚书一个人在那里嘴巴一张一合,说着哪里哪里需要用钱,述说着户部的困难。
总之就一句话,户部拿不出钱来,税不能少收,也没有多余的银钱从江南之地调集粮草去东平府。
看着柳尚书那一张一合的嘴巴,还在不停的吧嗒吧嗒说话。
景胜帝又气又急,想让他闭嘴,却发现自己的嘴巴好像不能控制。
只觉眼前一黑,再一次在朝堂上晕倒。
在晕倒的那一瞬间,景胜帝看到了贤王那似笑非笑的脸,也看到武平侯那担忧的脸。
“皇上……。”
“皇上啊……。”
“快,快传太医……。”
……
朝堂上乱着一团。
贤王爷走到最前面,转身面对众大臣,什么也没说,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大家。
朝堂上瞬间就静下来。
随着朝堂上的安静,武平侯的心凉了半截,自己离开朝堂几十年,贤王在朝臣中的威信这么高?
“散朝,按照早朝商议的去办。未商议的待皇上醒了再议。”贤王爷见下面的人都安静了,才开口说话。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