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望舒恭敬的鞠躬行礼。
秦帆六十有余,望舒叫他老师,望舒的父亲同样叫他老师,他门下的学生恨不得占了三分朝堂。
“老师,学生今日来是为了解惑。”望舒开门见山,“前朝曾辩论造反是否合理一事,学生见他们各执一方说辞,称不合理,可哪朝哪代又不是造反而立呢,称合理,可又哪朝不担心造反呢?”
秦帆很快就思考了起来,思考时望舒站起来为老师亲自煮茶。
“倒不如说是起义,新安,若是把合理者称为起义,不合理者称为造反,你可有答案了?”
起义,行正义之事,自然是合理的,那么每朝每代推翻的统治,是为了解救天下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
造反,百姓安居乐业,臣服于统治,造反者使民不聊生,故为坏者。
本朝为起义,逆陈朝者皆为造反。
“老师,若同僚起造反之心,您当如何?”
秦帆沉默了。
“老师,您的答案呢?”望舒一边把煮好的茶分别舀入三人的茶杯中,一边问道。
“新安?”祝霁鸣旁听了一会,觉察出了不对劲了。
“我当做皇上的第一支箭,第一块盾。”秦帆的回答令望舒满意,她点了点头。
“那若是朝中大臣与老师为敌,老师当如何?”
如果望舒这般提醒还不能让秦帆反应过来的话,那么他这个老师,这个左相也就该辞官告老还乡了。
“若都为皇上所用,我当化敌为友;若不能为皇上所用,我当奋力杀之。”
“学生出入朝堂,不免有些疑惑,听过老师的教导,学生豁然开朗。”望舒喝完最后一口茶,将杯子交给一旁伺候的小厮。
秦帆还有话同望舒讲,祝霁鸣见状寻了理由离开。
“如今天下太平,贪污腐败也日益严重,依皇上的意思是杀鸡儆猴,这操刀人,估摸又落在你身上了。”
这种活望舒从十二岁起就干,铲除异己,不忠之人不必留。
“老师想必也不是因为此事找我。”望舒太了解秦帆为人,“您有话直说,我还能承受。”
“这盐商的买卖权利,皇上有意收回。”
那针对的不就是顾泽川吗,望舒吐出一口浊气:“是谁在皇上耳边说了什么吗?”
“右相许大人的折子。”秦帆说出的人物望舒一点也不意外。
“老师,学生先告退了。”
左相与右相自两朝前权力分开,为的就是权力制约抗衡,如同兵权一分为二般。许昌身为右相,一向与秦帆不和,如此明显的提醒,相比老师也已经明了。
再去一趟藏书阁怕是打草惊蛇,天下之书,独藏书阁最为齐全,若是说第二……
固若金汤的临王府倒是个好地方。
如何在临王不知道的情况下翻看医书,望舒苦恼了起来。
还没等她想好如何去临王府,祝归就把一打子证据放在了望舒手里:“留之无用,抄了吧。”
望舒低头翻看,是吏部侍郎周建毅,宋鹤辞的下属。
青楼。
几个高大的侍卫走在前面,望舒走在几人中间,老鸨看到前面几个侍卫连忙拦了下来:“官人,我们这都是合规的买卖,您这样贸然进去,会影响我们做生意的。”
说着手还要攀上侍卫的胸口处,侍卫吓得往后退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