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笑道:就算不能劝得十六哥回归颜王麾下,得见这等美景,也不枉此行。
吴十六冷笑道:颜王爷去世多年,旧部失散,多少壮志也作灰飞烟灭,小王爷何出此言?
十六哥十多年前奉父王之命来寒州创办承运局,一直是东边势力的龙头,如今东王日渐坐大,寒州又是他的门户所在,我若想掌其命脉,自然要仰仗十六哥相助。
承运局如今不过是江湖上欺行霸市的土匪,小王爷有衮冕之志,自有高人相助,承运局上上下下几千口人,都想吃口平安饭,属下拖家带口,恕不能从命了。
衮冕之志?辟邪不禁失笑,我不过废人一个,谈什么衮冕之志?如今天下五分,我不过选了个正经主儿服侍,哪有这等野心?
小王爷知道我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就算真的天下大乱,寒江也要有人行船,承运局依旧发财,只怕这国难财油水更多,呵呵。
辟邪眯起眼看着他,悠然道:虽然十六哥是承运局的擎天之柱,但父王旧部仍是不少,只怕并非人人都作此想吧。
人是还有一些,老的老,病的病,还能做什么?要说能做的,就是杀了那个贱人是正经。小王爷父仇不报,却在这里替那贱人儿子做事,老王爷若泉下有知,哼哼。
我懂了,辟邪道,十六哥是气我这个来着。
不错,你贪生怕死,入宫为奴,我不在乎,但若非姜放怕牵连于你,不准我进宫刺杀那个贱人,九年前我就早已手刃她的头颅,给老王爷报了仇,何必等到现在心如死水,做这土匪勾当。
十六哥
住口!你不必多说,只管做你的钦差太监,少来管我的事。
辟邪点点头,笑道:话不投机,何必多言,十六哥,过些日子我还来。
吴十六仍旧笑眯眯将他送回堂上,众人又说了几句闲话,不等承运局留饭,告辞回家。吴十六对陶先河道:这次进贡的事已成定局,看他们要的船队的数目,少说也要进贡五百匹上京,我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今年上等的新丝市面上本来就少,九成已经在我们库房里了,虽说买进时价格甚高,不过等他们开始织造进贡用绢,只怕就能翻个跟斗。
好,吴十六笑道,就是这个手段。撷珠绣馆那里也要快办,说不通宋明珠,不会去找她老子么?
陶先河吃了一惊,道:这个人我可惹不起,本来想咱们先下手为强,逼着宋明珠关门,就算他生气,念在和帮主多年的交情上,也会作罢。现在要我和他正面交锋,嘿嘿,饶了我吧。
你自然不是他的对手,你让二十郎去说,他从前和宋别交情深厚,应能成事。
李双实人称二十郎,是承运局的开国元老,在帮中德高望重,是仅次于吴十六的人物。当年随吴十六南下创业,身经百战,如今承运局沿寒江的十大分舵的舵主干部,六成都是他手下的亲随弟子。现在听了陶先河的话,十分不情愿,又不能随便驳吴十六的面子,第二天只得悻悻出门,赶往宋别养病的郊外宅院。
吴十六只道大事已定,正在局里等着他的消息,想不到不但李双实一脸铁青地回来,后面还有一个瘦如干柴的长须中年人慢吞吞从车上跟着下来,正是当年人称金针素手的宋别。
老宋!别来无恙?吴十六赶紧笑着迎上前去。
我好好地养病,就是你找麻烦,不被你整死,就是万幸。宋别一脸病痛,说话有气无力,只有双目仍烁烁放光。
吴十六知道他不好对付,打个哈哈道:这是什么话,老友重逢,快屋里请。
宋别坐下咳了一阵,喘了半天,才道:吴老板当真是财迷心窍,挤兑我多年不说,连我的女儿也不放过,好端端地,为什么要砸我的场子。
老宋真是气量狭小,我不过想着抢个好彩头,让自己女儿选为绣工,进京玩上几个月,不小心得罪令千斤,就值得你亲自跑着一趟?
宋别道: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你的女儿得你娇宠,我家女儿就不是掌上明珠了么?你不是不知道,我们父女早就不沾这种俗事了,何必多此一举?
我知道你心高气傲,不在乎这个,谁让撷珠绣馆已在朝廷上差面前露了脸,我的女儿笨手笨脚,哪是明珠的对手?
宋别冷笑道:什么朝廷上差?你服侍颜王多年,连自己小主子也不认得了么?
吴十六脸色一沉,道:怎么?你已见过他了?
李双实在一旁道:十六哥,小王爷已经来过,这等大事为何不让我得知?
宋别接着道:一间小小的绣馆,你要砸便砸,我也懒得与你理论,老实说,今天我是作说客来的。
你要说什么,我心里清楚得很,只是承运局不会再管朝廷勾心斗角的事啦。
承运局当初就是朝廷勾心斗角的产物,现在想要就此罢手,哪里象你说的那么轻松写意。如今其他颜王旧部早已重归小王爷旗下,我们几个受颜王恩惠犹胜他人,你一意孤行,究竟是何道理?
吴十六冷笑道:且不要提老王爷的恩惠,如果不是奉老王爷之命来此创立承运局,我等早在大军之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定已位极人臣,哪里会是这般水寇模样,你金针素手若非奉命来此卧底,现在也是大理朝中登阁拜相的人物,怎会最后要客死他乡?
宋别不禁怒笑道:好好好,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亏你这种话说得出口。
哈哈,十六郎现在眼里只有荣华富贵四个字,吴十六大笑,我女儿虽说不如明珠,倒也标致,日后送她入宫,万一被皇帝看上,我就是国丈爷,尚能补偿我多年辛苦凄凉,宋兄知我大志,就不必再与我相争了吧?
宋别道:你不听我劝,也就算了,你要送你女儿去做皇后娘娘,也是你自己的事。不过,你且知道,这承运局可不是你的,从哪里借来的就要还到哪里去,这件大事不能全凭你一个人作主。
你也不必威胁我,吴十六道,这个承运局里谁敢对我说个不字。
宋别冷哼一声,站起身来,道:也罢,我说不通你,就让正经主儿来说,小王爷要我转告你,且给他个机会再见一面,如何?
免了,吴十六道,只要他再进承运局一步,我就打他出去。
宋别淡淡一笑,拱了拱手就走。
李双实道:十六哥,宋先生说得不错,这承运局可不是你我的,当初颜王爷拨了几十万两白银让我们起家,才有今天这东南第一大帮。现在小王爷来此,不过要我们做些打探消息,安插耳目的现成事,又没有要我们刀头舔血,真枪真剑地拼杀,于承运局也没有太多的坏处,十六哥如果嫌麻烦,不如自己仍做正经的生意,这些事就交给小弟去办如何?
吴十六笑道:你这不是要分裂帮会么?咱们有今天,不是因为颜王的银子,乃是我们同心协力之故,你现在要单干,这承运局还有将来么?
李双实按耐不住,发作道:十六哥不但心眼小了,脑筋也是不如以前,这个小九王爷从小心智不同他人,受颜王亲自管教不说,七八岁上就随大军一同出征,颜王是何等钟爱?西边二先生也是个厉害角色,这两年重归他旗下,一样服服帖帖,还时时来信劝你。今天我是见了这个小王爷了,他心气不逊老颜王,这些年在宫里历炼出的心狠手辣只怕还有过之,你再钻牛角尖,我恐怕这承运局来的容易,散得也快。
他不过二十岁的年纪,又只会奴颜卑膝地保命,要我服他,还早得很呢。承运局十几年基业,不是他说毁就毁的。吴十六一声冷笑,撂下李双实就往里去,路上正遇见陶先河与郭十三,低声道:你们这就去将二十郎暗暗软禁,小心行事。
郭十三对李双实素来膺服,脸上不禁十分为难。吴十六道:你不用担心,等事情一完,我会自己向他赔罪。还有宋别也是一样。
陶先河道:这就难了,宋别一出门就回了撷珠绣馆,今天一早就有布政司衙门的重兵守在那里,总不成明着和官府的人做对。
吴十六道:只要他不从绣馆里出来就好,你们派人盯着。
转眼八月初十,寒州市面上早已新丝用尽,尚有几百家作坊未及完成新绢,纷纷去常重元处诉苦。常重元对辟邪道:别的都是小事,小人唯恐真到赶织进贡用绢时没有上等新丝,交不了差。
辟邪笑道:我见过户部的记录,寒州每年产的新丝不止这些,想必有人知道底细,抢先囤积居奇。
这万万不会。常重元连忙将自己撇清,我已查过,行会所辖各大作坊、丝库都无大量存货。
我不是疑心你们行会,寒州界面上能有财力买断这么多新丝的定有他人。
常重元恍然大悟:是是是,上差所言极是,能做出这种事来的,就只有财大气粗的承运局了。
当下连同行会管事的十几个人,赶往承运局找吴十六理论,却被吴十六笑嘻嘻轰了出来,常重元怎会善罢甘休,回去一说,顿时激得众人义愤填膺,不顾承运局平时的凶悍,集了上千人在承运局门前叫骂。
此时承运局却是内忧外患,先前为抢购新丝投入大量现钱,现在周转日渐吃力不算,不知怎地,李双实被软禁的消息又泄露了出去,几个由他扶植的分舵舵主连夜启程,赶回总舵应变。吴十六立即派人去途中堵截,谁知回报却道,只截到了船,人却一个不见。
吴十六笑容狰狞,听着门外喧哗不断,独自在屋里思量,见门一开,正是自己女儿吴采鳞奉茶进来道:爹爹又在发愁?
吴十六接过茶,笑道:没有,你爹什么世面没见过,这点小事,怎么会为难到我。
吴采鳞道:爹爹骗不了我,只有大事委决不下,爹爹才会在这里一个人生闷气。
吴十六叹道:你是个聪明孩子,原来爹爹想着我们父女联手做这件大事,纵然尸骨无存,也能报答旧主恩义,想不到还未成行,爹爹就着了别人的道儿,经此一变,将来这承运局不知是谁说了算啦。
吴采鳞劝道:爹爹就是牵挂旧事,才会闷闷不乐,不如放手不管,女儿陪着您回青州老家去,二十叔、宋伯伯他们想做什么,再与我们无干,好不好?
你只会说小孩子的话,爹爹在此是奉人之命,受人所托,岂能说走就走?
爹爹既然对老颜王爷情义深重,又在寒州等那小王爷消息多年,为何如今他上门来求爹爹相助,爹爹反而不许?
我原本想他忍辱进宫,是为报父仇,想不到九年过去,竟然成了皇帝的走狗,我们这些颜王旧部,从来只服侍老王爷一个人,老王爷为太后皇帝所杀,我焉能再从他为皇帝做事?正说到气愤之处,突听大门方向一阵大哗,随之寂静无声。
父女二人对视一眼,心知有变,门外脚步急奔,吴采鳞打开门,见陶先河账房里的一个师爷衣冠不整地进来,禀道:帮主,那宋别领了六位分舵主进了局子,放了二十郎不说,还去账房拘禁了陶师爷,陶师爷让小人偷偷出来,回禀帮主得知。
来的这么快?吴十六吃了一惊,按他推算,这几个分舵的人弃船登陆,快马兼程,要到寒州只怕还需一两天的功夫,万没料到今夜已经进了承运局。
二十郎适才到了大门前,对织染行会的人言道,明日就开库放新丝,将他们遣散,现在正往这里来。
吴十六点头,打发他出去,自己从墙上摘下大刀,系在腰里。吴采鳞忙道:爹爹且慢,二十叔心地厚道,就算来了,也不会伤到爹爹半分,爹爹这是要做什么?
吴十六冷笑道:你不知道从前阎王爷的手段,那小王爷是他嫡亲的儿子,一样心狠手辣。我囤居新丝做得何等机密,照样被他知道,挑唆织染行会的人与我做对;二十郎手下弟子来的如此神速,只怕他到寒州之前就已会知他们赶来,他已存心除我,今晚还有善果么?
门前却是一声清笑,十六哥样样说得对,只是我大费周章,不过想让十六哥听我说几句话。
门外少年白衣胜雪,腰悬长剑,清丽雍容,比月光更冷的目光静静射在吴十六身上。
吴十六将女儿挡在身后,道:小王爷处心积虑不过是要这间承运局罢了,现在大局已定,还有什么可多说的。
十六哥是父王看中的大将,承运局由你一手创办,无论如何,还需十六哥相助。况且,辟邪微微一笑,看看吴采鳞,十六哥倔强骁勇,现在若不说通你,只怕将来你在我背后惹事,搞不好派个刺客进宫,牵连到承运局几千口人,岂不坏我大事。
吴十六知道自己原先的大计已被他看穿,道:小王爷若有心举旗谋反,我倒可誓死相从,若要我跟你一同与那皇帝为奴,却是万万不能。
辟邪幽然道:十六哥怎么不明白,我现在是什么身份,如何举旗谋反,今后怎样当政擅权?
那就不必多言,你是来要我的命的,能不能杀我,先过两招再说。他一心只想护得女儿逃命,一刀使出十成功力,向辟邪当头就砍。
辟邪未料他这就动手,身形一晃,倏然疾退,吴采鳞却是宋别的亲传弟子,涌身而上,袖中打出一片银针,取辟邪前胸。辟邪知道这招厉害,不敢怠慢,侧身避过,白驹过隙之间,长剑出鞘,将吴采鳞牵引银针的彩线一挥而断,吴十六生怕女儿有险,抄到辟邪身侧,又是一刀,不愧是当年军中大将,这一刀有千钧之威,辟邪心中明白他这刀有威势却无攻势,强逼着自己闪避,便可带着女儿全身而退,只是如果让他现在逃逸,便有无数的麻烦,无奈长剑回转,由下至上硬接一记,吴十六才觉心身剧震,辟邪已经一掌轻送,将他偌大身躯推得飞入屋去。
辟邪跟进房中,长剑压在他的肩头,左手在身后凌空指了一指,将吴采鳞从门外射来的暗器震飞,这时胸口气血翻涌,知道旧伤复发,不由厉声道:你阴谋诡计不如我,武功也不如我,我样样都比你强,是什么令你就是不能膺服?你这次抢着要送绣工进宫,分明就是想行刺太后皇帝,不惜将女儿送入虎口,可见你复仇之心犹胜当年,对父王的赤诚没有半分消减,难道我自残身体入宫复仇的决心还不值得你拿对父王的效忠之心的十分之一相待?我八岁随父王北征匈奴,一路坐在十六哥的马前,幸有十六哥拼死护我周全,那时十六哥可曾觉得我日后会是胆小怕死之人么?
不是,吴十六大声道,二十万大军崩于面前,也不能使小王爷颜色稍动。
当时十六哥为我挡去两箭,事后说的话十六哥还记得么?
吴十六一字字道:现在追随老王爷,将来追随主子小王爷。
辟邪听他连语气都和当时一模一样,不禁心神激荡,从胸膛中迸出一串激烈的咳嗽,长剑在他手中微微颤动,烛光下似水波荡漾。十六哥是欺负我年纪小,当时随口乱说的么?
不是。吴十六想起从前豪壮,热泪盈眶。
辟邪左手抚胸,微觉吐息艰难,雪白的面庞惨红尽染,似乎连剑也握不住,突然目中寒光一敛,剑尖直指吴十六咽喉,道:十六哥于我有救命之恩,无奈这承运局自来以你为首,就算我有心放你生路,只恐你日后生事,令二十郎和宋先生不能服众,我只再问你一次,你愿重回我麾下么?
死在小主子剑下,也没什么!吴十六盯着剑身上靖仁二字,道,我只是不明白,小主子从小才高志远,为何甘愿作那贱人儿子的奴才。
辟邪道:十六哥当年为何跟随父王起事?
颜王爷立志肃清藩政,富国强兵,扫荡蛮夷,做的是中原一统的大事。
辟邪厉声道:不错。我在宫中,要杀太后易如反掌,只是她一死,洪凉东西群雄并起,割据中原,谈何天下一统的大业?纷争四起,百姓流离,说什么富国的美梦?我现在不过是个宦官,只得假皇帝之手,铲除藩政,竟父王之志,有什么错?我挑唆他们母子反目,亲属相残,报全家灭门之仇,有什么不对?
小王爷!吴十六双手握住长剑,颤声道,我吴十六终于死得明白,小王爷这些话为什么不早说!
辟邪笑道:你给我机会说了么?说着手臂一震撤剑回来,退了几步,坐在椅子上喘了口气。
吴十六长身而起,放声大笑,道:不错,我吴十六真是老朽糊涂,脸皮也厚,现在再想追随主子爷,不知道主子爷是不是觉得已经晚了?
辟邪长剑还鞘,道:不晚,我就等十六哥这句话呢。
吴十六扭头对门口的吴采鳞道:把你手中的暗器收起来,快快请你宋伯伯和二十叔来,咱们爷们儿今天重聚,要好好喝上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