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网xiaoshuotxt.cn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阅读网 > 耽美小说 > 庆熹纪事 >第三十五章 刘思亥

第三十五章 刘思亥(1/2)

 推荐阅读:弟弟求你不要黑化骆风棠杨若晴斗罗之道行最难不过说爱你萌妻来袭:陆少,别使坏!最难不过说爱你时笙顾霆琛我就是四大魔王的第五位土地爷不高兴炮灰她姐论妖怪为什么都想做人
最新网址:xiaoshuotxt.cn

霍炎到达出云隘口时,已是闰六月八日了。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间努西阿渡口激战之后,连雁门关一样戒备森严,不容百姓出入。霍炎等人执官牒手令才勉强入城,之后几次三番会知雁门总兵官,说明自己乃是奉旨前往御前侍驾的文官,请他开城门放行,那总兵官却道:不差这几日。如今放你等出去,若平安无事,是我的运气,若雁门稍有差池,我却吃不了兜着走。

霍炎道:总兵大人,太后的懿旨言道:即刻启程,不可迟误

皇上身边缺的不是你们这样的文官,如今少的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你自己愿意阵前送死,总兵官瞥了一眼他身边的郭亮,可总不能拖着别人垫被啊。

正是正是。郭亮连忙道。

再者,军中凶险,你们手无缚鸡之力,怎么保得住自己?且不要说你了,总兵官挥着手中的军报,道,皇上身边的内廷将军,何等的英雄,最后也不是重伤?

内廷将军?霍炎疑惑道,哪里有这么个官职?

不晓得,那总兵官笑道,皇上说有就是有了。说起来探花定认得的,青衣总管辟邪就是了。

重伤?霍炎恍然大悟后悚然一惊,皇上呢?

他的意思是皇帝总和辟邪形影不离,辟邪重伤,皇帝定是岌岌可危。

皇上无恙。总兵道。

话虽如此,霍炎却更是心急如焚,又熬了一日,到闰六月四日,听说出云隘口坚守如故,雁门关才开了城门,让霍炎等人启程奔赴前线。

霍炎在出云城门前出示成亲王的手令,又问皇帝的行銮。

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守城的兵士笑道,皇上的行銮可不在出云城中。现今城里只有伤兵。

那么皇上圣驾现在何处?

就在城下壕营。

郭亮开始叹气,霍炎却哦了一声。早觉皇帝是位颇有英武之气的君主,现今看来,敢与将士同守险地,更是不凡了。

皇上身边有个内臣受了重伤,想必现在城中吧?霍炎问。

内臣?那兵士想了想,难道说的是内廷将军?

霍炎仍是忍不住笑了,正是。

你认识?那兵士颇有艳羡之色,可惜内廷将军也不在城中,应当正随驾驻扎在壕营里。

那还算好。霍炎由衷地道。

这位老爷往行銮去,倒不妨替小人传个话儿。

传个话?霍炎笑道,他实在想不出这兵士能有什么话会对皇帝秉奏,一时不敢胡乱答应他。

却听那兵士道:请转告内廷将军,虽然他是个太监,我们却十分佩服他,待哪日他领渡河决战,可要记得带上我们出云城的人。

霍炎道:我记下了。

他与郭亮掉头往西方壕营去,郭亮沉默半晌,突然道:原来做了将军竟是这般的神气。

霍炎道:不尽如此吧?哪个大将的声名不是出生入死挣来的。

嗯。郭亮点了点头。

折腾到壕营辕门前,已是日头偏西了,在皇帝帐前求见,原以为已近日暮,皇帝说声免,明日再见,便可自己回帐休息,岂知内臣道:皇上乐州军营去了,天黑后才回来,两位是等在这儿还是回去呢?

这便让他二人无可奈何。

自然是等皇上回銮。

那好。那小太监也不理他们,转身便躲回帐中打盹。

霍炎和郭亮面面相觑,站在夕阳下左顾右盼,指望有熟人经过,好有个计较。站了一会儿,霍炎忽觉有人在身后拉自己的衣裳,扭头却见一个十七八的小太监冲着自己微笑。

小顺子公公。霍炎喜道。

小顺子低声笑道:两位老爷可怜见的在这里傻等,奴婢师傅让请二位帐里坐,一会儿万岁爷转来,奴婢师傅必先知道的。

多谢多谢。两人如蒙大赦,跟着小顺子在营帐间转了几个弯。

小顺子站定挑帘子,引二人入帐。霍炎仔细打量这座讲究气派的大帐,从方位看,似乎就在皇帝行銮之后,因此不敢乱动。小顺子请二人坐了,端上热茶和点心来,道:两位喝会儿茶,看会儿书,万岁爷便回来了。

书到处都是,说汗牛充栋也不为过,霍炎笑道:辟邪公公远征千里之外还带着这么多书,可见还是个学问家。

奴婢师傅即便有这么些书,也得有人肯背到这儿来。小顺子咯咯地笑,还不都是皇上的书。

郭亮正取了一本在手中,闻言立时吓得失手落在地上。

不打紧,不打紧。小顺子道,早前赏给奴婢师傅了,郭老爷看吧。

哦。郭亮放宽了心。皇帝的藏书中不少是孤本古籍的誊本,郭亮读了这么些书,也是从所未见,他是个嗜读的人,看了一会儿便入了迷。

小顺子见是机会,向霍炎使了个眼色,悄悄领他到后帐去。

里面的辟邪披了件纱罩衣在肩上,敞着怀,懒洋洋坐在榻上,除了脸色苍白些,倒仿佛在消夏,而不是重伤之后的体弱之态,此时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书,向着霍炎微笑。

六爷。

探花爷。

两人相顾一笑,重逢之后都煞是喜悦。

小顺子搬了椅子过来请霍炎坐,拿手在脖子下方比划一下,伤在此处,不得多说话,探花老爷多包涵。

霍炎惊道:竟是这般凶险的伤!

辟邪笑道:这就算很好了。八千子弟,回来的只有六百人。若非援军赶到,只怕是全军覆没。

在雁门就听说了努西阿渡口大战,想不到是如此惨烈。霍炎叹道。

小顺子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没有法子的。

辟邪用手中的扇柄在他头上敲了一记,少多嘴。

是。小顺子摸着脑袋嘟嘴退到外面去。

辟邪道:霍探花亲自来了就好,能将京中事原原本本禀告皇上。

正是。霍炎整肃精神,把他在京中所见所遇如实对辟邪说了。辟邪却不答话,将案头两个抄出来的折子给霍炎看。

霍炎匆匆看完成亲王的参本,已然浑身是汗,再将另一个掐头去尾的折子读罢,不禁叫了一声:怎会如此?若我没见过这折子,如实上奏,皇上岂不将我视作搬弄是非邀功请赏的小人?

辟邪一笑,这倒不至于。他伸手将第二个没有具名的折子从霍炎手里抽回来,放在桌子的小抽屉里上了锁。

霍炎皱眉道:皇上一会儿召见,必定要问这件事,六爷看我如何回禀是好?

辟邪道:于步之这件事皇上尚不知道,却也瞒不过几日,地方官失踪,布政使衙门少不得上奏,探花先不必理会。

是。霍炎举着成亲王的折子道,可是这个

这件事上探花爷可不能有半点隐瞒。如果实情就如成亲王所奏,万事大吉;若非如此,探花爷知情不报,便是天大的罪过。

六爷说得有理。霍炎想了想,我却只管将我所见如实上奏,皇上若问我的见解,我便说没有见解罢了。

辟邪按着伤处忍笑,摇头道:这可说不通了。探花爷不必有顾虑,且想皇上若如此亲信成亲王,还要留探花爷在京城么?尽管将自己的揣测直截了当地说了,万事有我。

霍炎笑道:半天就等六爷这句话呢。

还有一件,至于那船中还有没有人,探花都不要再多说一个字,否则后患无穷。

霍炎颇多疑惑,辟邪却因话说多了,咳起来,小顺子奔进奔出地打手巾捶背,霍炎不好意思再坐,便要告辞。

小顺子却道:霍老爷既然远道来,不知路上有没有新鲜的见闻,有兴致的话,说一个让奴婢长长见识。

小顺子公公跟着六爷出生入死,见得大场面比我多,这是笑话我呢。

小顺子面有得色,笑道:哪里哪里。

霍炎却被他提醒,想起出云城守军的话来,如实转述给辟邪,又道:我不知这内廷将军是什么时候封的,此时给六爷道贺,不知算不算晚了。

辟邪笑道:这是皇上的玩笑之语,若连探花爷都当真了,叫我何处自容?

霍炎本对这个封号不以为然,见辟邪如此说,也是一笑,不再多言。

此时有人在外叫道:小顺子,小顺子。

大概是皇上从乐州营中起驾了。小顺子连忙走出去。

辟邪拉住霍炎的手,低声道:探花爷,那守城兵士说的话,可不要再说给别人听了。

那是自然。霍炎一边点头,一边叹气。

回来了,回来了。小顺子走进来请霍炎快行,到外间见郭亮仍是聚精会神读书,忙上前劈手夺过他手中的书来,拉着两人转到行銮帐外,刚立定,便听铃声乱响。

两位老爷,皇上就快到了,跪候吧。

小顺子抽身就走,留下他二人匍匐在地。霍炎感觉着地底传来的震动,知道皇帝的銮驾越来越近,垂着头,听见铃声一拨拨地过来,最后到处都是马蹄声,轰隆隆似乎从自己都上碾过去似的,片刻之后满地烟尘,呛得他透不过气来。一时再无蹄声,身后是内臣们的脚步响,霍炎眼光里终于瞥见明黄色的衣摆,刚要叩头请安,却听皇帝道:这不是霍炎么?可迟了好些天了。

臣霍炎恭请皇上圣安。回皇上的话,臣等滞留雁门多日不得出关,因此到得晚。

郭亮也跟着磕过头。抬起头来看,只见皇帝黝黑的面庞,身躯比从前更加雄伟,浓眉蓬尘尘沾满了土,似乎老了两三岁的样子,乍一看他提着马鞭的模样,俨然就是一员沙场的主帅。

霍炎因而笑着赞道:皇上好一派英武人君的风采。

难道看起来越发的象武夫了?皇帝很高兴,随便凑趣了一句,又道,起来吧,一会儿叫你们。

是。

霍炎和郭亮在外静静地等候,不刻吉祥传出话来道:传皇上的口喻:两位爱卿远来辛苦,着回营休息,明日御前当差。今天就不见了。

不出霍炎意外,他揣测皇帝必然单独召见,赶紧回去换了衣裳,一会儿便有内臣来召,中书舍人霍炎御前说话。

这里自然比不得宫里的排场,虽然铺了厚厚的毡毯,但霍炎跪的不是地方,仍能感觉膝下坑坑洼洼咯得疼,只好不停地出汗。

好在皇帝不刻就疾步出来了,一叠声叫平身,还赐了座。霍炎少见这等礼遇,他的性子不会受宠若惊,又见辟邪跟着慢慢走出来在皇帝下首的凳子上坐了,更在心中道了一声沾光沾光,向着辟邪点头示意。

朕留你在京里,想不到你上军前来,你这是领了谁的手令?

臣奉的是太后懿旨。霍炎道。

皇帝象是自言自语,垂首喃喃道:太后怎么会想起的?

霍炎不好做答,犹豫间辟邪的眼色已使过来,向着他微微点头。

霍炎道:臣不是很清楚,不过听说太后看了御前呈上京的折子,知道皇上案牍劳顿,特地给成亲王的口谕。

是吗皇帝想了想,又问,你出京前,离都还安静么?

臣出京晚了几日

皇帝已然开始微笑了,晚了几日?

是。霍炎道,懿旨命臣即可启程,臣打点完行装,便登程出发,走了半日才想起几件要紧的东西没带,又折回去了。

知道了。皇帝道,你滞留京中的几天,可有什么特别的见闻?

霍炎道:六月二十日,臣在成亲王府门前的路上看见了寒州知府于步之。

朝廷里可出过让他上京的公文?

没有。霍炎断然道,只是寒州布政使蔡思齐替他告过病假。臣尾随他到了慕冬桥码头,见他从船中迎出三个人来,其中一个年轻人确实是黑州口音。臣又跟随那三个人,却在天刑大道附近失去了他们的踪迹。臣急奉太后懿旨,不得不速速出京,此后的事便不知道了。

皇帝笑道:却不说你知不知道,你觉着于步之和那几个黑州人是什么用意。

霍炎有辟邪打过了保票,便毫无顾忌,直截了当道:皇上亲征在外,藩王的心思总会活络,臣觉得他们不是善意,若于步之也搀和在其中,与成亲王自然脱不了干系。

不可诽谤亲王。皇帝沉下脸来。

是,臣罪该万死。霍炎知道皇帝差不多问完了,就势跪在地上叩头。

辟邪也不失时机地痛咳起来。皇帝挥了挥手,去吧。

帐中便只剩下皇帝和辟邪两个人,皇帝靠在椅子里歇了一会儿,对辟邪道:你今日可好些了。

好得太多了。辟邪笑道,皇上连日里奔波,奴婢只是借着伤势躲起来偷懒,皇上垂问,真是让奴婢惴惴的。

听你这么闲扯便知道你的日子是极好过的。皇帝大笑,朕看你仍是不能走动的样子。

走远路怕是还不行。辟邪道,只能陪皇上聊聊天罢了。

那就聊聊景仪。皇帝将成亲王的折子摔在奏案上,朕就是想不通一件事,景仪为什么急着将那个祝纯杀了。怪就怪在,景仪若真想对朕不利,缘何竟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将东王出首?

奴婢也疑惑。辟邪微微蹙起眉来,似乎在细想。

要不就拿于步之来问。皇帝狠狠地道,照霍炎的说法,于步之是东王和景仪之间传递消息的人。

辟邪摇了摇头,于步之是拿不到啦。成亲王若曾有过大逆不道的念头,于步之已然被他灭口;若成亲王真如他奏折上所说是替皇上打探东王动向,那于步之不是畏罪自杀,便是携家眷出逃,几千里之外,如何找得到他。

那就眼睁睁看着景仪玩他的花样?

还不是眼睁睁地看着?辟邪笑道,就算成亲王一万个不臣之心,皇上又能将他如何?坐纛亲王出个意外,那可真是后院起火了。

皇帝冷笑不已,辟邪接着道:奴婢看成亲王和藩王勾结并不划算,成亲王当前还不会有任何异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