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极具政治智慧,他们所书写的策论被当朝者所赞扬,所采纳。
甚至有人官拜右相。
不过这最近几代的文家子弟,所擅长的似乎不是政治方面的事情。
所以文家如今虽然有人在朝中当官,但也仅仅是能上朝会议事的那种地位,而且所站立的位置还是最角落。
但是人家依然保持着中立。
而虽然其官位并不高,身份也一般。
但是因为他出身文家的关系,所以只要他认可的事情,便会冒出来一大堆亲近文家的官员支持他,为他撑场面。
而这些官员此前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寒门学子。
在了解了文家的大概情况以后,李尚对于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说服文家,也不是有十分把握的。
因此他的准备也相当充分。
首先,在文学载体方面,他准备了造纸术。
虽然文家也能进行纸张制造,但是根据李尚的调查发现。
目前大武的造纸还停留在大约隋唐五代时期那样子的水准。
此时的造纸术,有着多种的原材料选择。
同样除了常规桑麻纸张以外,也有檀皮纸、麦秆纸和竹纸等纸张。
但是其细腻程度有限,洁白明亮程度也远不如李尚前世所见到的纸张。
所以相对于文家所掌握的造纸术,李尚提供的造纸术流程更加繁复。
但与之相对的,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并且其品质以及制造效率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相信那些文人学子,若是用过了这种新型造纸技术所生产的纸张,再去用文家历来生产的纸张,定然会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
除了造纸术以外,李尚还准备了不少的文章以及诗词歌赋。
而这些就要感谢于华夏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了。
错非如此,他也不可能了解到那么多的名家大作,记下来如此多的千古绝唱。
也得亏穿越使得他的记忆清晰了不少,否则这些东西恐怕一早就忘记了。
李尚在穿越之初,也曾经调查过大武王朝历来的文人墨客。
发现那些在华夏名传千古的大家,在这里都没有。
这也是分正常,毕竟已经不是在一个世界上了。
李尚也考虑过是否当一回文抄公,借用前世那些大佬的名作为自己博得便利。
但是在发现自己生来便是皇子,没有什么太多的拘束,却有着不小的权力以后,李尚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年头。
这个身份,需要当什么文抄公?
倘若自己表明这方面的天赋,恐怕父皇还要为自己安排一个诗歌老师,这就妨碍自己享受生活了。
于是此前那个想法在这之后便被他所抛之脑后了。
却没有想到,这些当时回忆记录下来的诗词歌赋以及文章,居然有机会在这种场合上派上用场。
除了造纸以及文学方面的准备之外,李尚也同样折腾出了另一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产物:钢笔。
毛笔写字虽然已经成为此间习惯,但毕竟写字的速度有限,字体也不好太小,所以李尚灵机一动,便将钢笔还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