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见识了游龙镇夜晚的繁华以后,李尚兴尽而返。
心中对于文家的了解,也更深了些许。
第二天,李尚并没有依照原先的计划前去拜访文家,而是一个人在房间里捣鼓些东西。
而到了正午,玲珑前来汇报了一件事情。
“当初在离开京城那个码头以后所见到的那片荒凉地带,如今已经重新有人进行耕作的。”
“嗯,甚好。”
李尚没有多问其他,因为他知道,既然已经有人耕作了,那么势必那个地方的盗贼危险也已经解除了。
果不其然,玲珑下一句便是:“当地县令以移交大理寺。根据当地百姓关于他通贼的口供,大概在秋后就会问斩。”
“而贼匪也被官兵围剿干净。”
“嗯,我知道了。”
“公子,你在干什么?”
汇报完正事以后,玲珑好奇地盯着李尚看。
“组装一件小玩意儿。”
李尚口中回答道,手中却丝毫不停。
事实上,李尚手中的这可不是小玩意儿。
这东西名为订书机,虽然大武的人们没有见过,但是实际上一种十分便利的东西。
只要放入铁丝,它便可以将其弯折并且打入书页之中。
然后再次弯折形成闭合。
如此一来,一本书的书页便被装订到一起了。
这也是李尚所追加的筹码。
真的是从造纸到写字,再到印刷以及装订一条龙服务了。
就连写字所用的墨水,李尚都准备了好几种配方。
相信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文人能够拒绝!
组装完成以后,给玲珑做了下示范,李尚便将订书机收了起来。
玲珑看着原先散落一地而现在却被串在一起的纸片,感到惊奇万分。
殿下的脑袋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怎么总有那么多寻常人根本想象不出的奇思妙想出来。
就好比这书籍,原先的装订需要每页穿孔,然后再以棉绳穿引而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日久天长之下,棉绳容易磨损。
殿下所发明的这件名为“订书机”的东西,却把装订这项繁复的过程简化到了极致。
只需要拿着机器轻轻那么一按压,便可轻松搞定一切。
而且因为订书使用的是铁丝,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其受到磨损。
至于生锈,那更是不可能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书籍乃是一种珍贵的物品。
寻常读书人视之如宝,折损了一些书页便要心疼好久,更别说让书籍处于潮湿的地方了。
所以这钉子也基本没有生锈的风险。
试验了一下手中的订书机,也是没有发现任何的纹理,李尚总算是准备妥当。
而既然准备就绪,那便着手拜访文家了。
拜访文家,自然是要以文人的身份。
因为文家历来中立,而李尚三皇子的身份是他们所避免接触的。
所以倘若李尚一开始便表明自己的身份,那么虽然文家不会怠慢与他,但是一切都是休谈的。
所以,李尚依旧以自己京城李家公子前往将按求学的这个身份递交了拜帖。
而为了引起文家的注意,他还特意摘抄了一首《石灰吟》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