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若是李尚直接这样子告诉对方,那对方一定不会买单。
凭什么我需要为了大武王朝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李尚所说的固然是事实。
但是这句话的影响力,就要看对方对于大武王朝的归属感以及责任感了。
但是很显然,在当今腐朽的大武王朝,你对于任何一个人这般说,他都不会买单。
于穷人而言,就是这般的大武王朝让他穷困如斯,每日都要为了生存而不断奋斗,这样的大武王朝,他怎会甘心为之抛弃自己的志向。
而对于富人而言,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努力奋斗的成果,这与大武王朝没有任何干洗。
甚至大武王朝还妄图在他那边抽税,吸他的血。幸好他脑子比较灵活,买通的了当地的官员,税收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免去了。
对于当官的来说,大武王朝变得如何与他何干,若是其他人能够让大武王朝更为兴盛繁荣,他自然大欢迎,毕竟这样子他就能从中捞更多的好处了。
但若是需要他自己出力做贡献,那么对不起,此事他不干!
而世家贵族就更不可能为此出力了。
或许,为了名声他们会做做样子,但是他们绝不会为了民生而耗费大力气!
百姓死活与他们何干?
就算王朝颠覆,改朝换代,他们依旧有方法可以传承下来。
……
两人一路前行,穿越了桃林,然后又在各自的思考之中,回到了朱家。
“小姐!”门口的家丁行礼道。
“嗯,我回来了,快开门!”朱雯文道。
“小姐,这位是?”家丁将目光看向李尚,疑惑道。
“这位是……咳,这位是我给弟弟们请来的教书先生!”
朱雯文这般说道。
实际上朱雯文这话也不算是作假。
李尚确实是前来教授这些人的,只不过他所传授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朴素主义价值道德观念。
得到朱雯文的回答,家丁立刻打开大门,让两人进来。
李尚与朱雯文继续向前,而背后传来家丁们的议论。
“这位先生,看起来好年轻……好像还没我大!”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家丁道。
“莫要在背后乱嚼舌根!才学不在于年纪!要知道大少爷当初还未加冠,便已经能够将老爷辨得哑口无言!”
朱雯文听到背后家丁们传来的话,也是一时间有些尴尬。
虽然说他们的议论声音并不大,但是作为习武之人,李尚与朱雯文的听觉都要超越常人。
这些声音自然能够轻易收入耳中。
“咳咳,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
此前朱雯文急于抓住绘画的灵感,所以顾不得询问对方姓名来历。
而事后李尚所添的那几笔又让她产生一种班门弄斧的羞愧之感。
所以便一直忘了询问。
直到现在,为了扯开家丁们所言的那个尴尬话题,她反倒是想了起来。
“在下李尚,来自京城李家,此来江南求学。”
“原来是李家的公子。”事实上朱雯文并不知道什么李家王家,此时这般说,只是为了完全扯开之前那个话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