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归元骑着马儿慢悠悠地晃到柳家的时候,日头已经高悬苍穹,柳家灶房里的烟囱里,正冒着缕缕炊烟,仿佛空气里都飘散着淡淡的饭菜香。
其实他很喜欢柳家人做饭的手艺,虽然不像府里厨子那般精雕细琢,却有着平淡的香味,重点是很下饭,吃完就能给人一种吃饱饱的满足感。
这个时候来,他也是打着蹭饭的心思来的,应该会做他的那一份饭菜吧?
像柳小如这般细心的人,表弟好不容易回趟家,肯定会嘘寒问暖,肯定也能从赵东临口中知晓,他黎归元也来到了西河村,顺道来送大外甥的满月酒请柬的。
有客从远方来,主人家不招待招待,也说不过去,对吧!
自个儿安慰好自己,黎归元在院周围找了棵离得最近的树,在树荫下把自己的马儿系好,保证晒不到后,抬脚往柳家走。
第一个发觉黎归元到来的人,自然是闲来无事的赵东临。
柳小如在自个儿屋里看书,嫌赵东临跟屁股上长了针似的坐不住,把人赶到了堂屋里,他又坐不住去灶房帮忙,谁知道灶房里有刘香云跟柳树,又因为碍手碍脚。
于是乎,赵东临归家体验卡,才体验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失效不好使了,被踢皮球似的待在堂屋里,手里还被塞了本读书人的必读经典——《论语》。
他正有一搭没一搭地翻开着枯燥无趣的书籍,余光不安分地四处瞟,很容易就注意到了徐徐走来的黎归元。
对于黎归元这位东家,赵东临打心眼里的敬佩,加上这段时间的深入接触,更加加深了他在赵东临心里的好印象,现如今已经成了赵东临心里第三厉害的人。
当然,第一厉害是柳小如,第二便是顾满仓,这三才是黎归元,这先后顺序可不能颠倒了。
不等黎归元走进院门,赵东临便把书本小心翼翼地放到一边,若是弄坏了一点,他就要鸡飞蛋打了。
满仓哥即便心疼,也不会表现出来,逃得掉当事人,却逃不掉当事人的夫郎,自家二姨肯定也会不悦。
书本,在乡野人家里,都得像宝贝似的供起来,可容不得一点损伤。
妥善放好书本,赵东临也没忘记敲了几下柳小如的房门,喊他出来招待客人,他自个儿则三步并两步地窜到院门口,恭敬地拱手行礼道:“属下恭迎东家多日,可算把你盼来了,快进屋避暑热。”
小少年在周围人的影响下,早已不是当初在乡野奔跑打闹的野猴子,已经渐渐有点遵守礼法、举止端方的影子。
赵东临的声音不小,房间里的柳小如,灶房里的做饭的刘香云跟柳树,都清晰地听到他客气的话,纷纷放下手里的事情,出来招待客人。
头顶太阳燥热,黎归元也不跟赵东临客气,直接跟在他的身后,在堂屋里坐下。
堂屋里东西整齐摆放,四面十分通透,自然比大太阳底下凉快,角落里还摆放着几盆水,应该是来降温的。
黎归元扯了扯衣领,仿佛如此就能透气些,不过效果貌似并不佳。
他刚一在赵东临对面落座,柳小如就施施然地打开房间门出来了,瞧见脸颊有些晒红的黎归元,对赵东临喊道: